中午吃完饭,刘墨又找到袁天分享着这一路的见闻。 袁天听着很心动的样子。和刘墨笑着聊天。 中午一点: 茶室! 余总拿着刘墨和滕哥的出差总结看着。 看了一会,余总泡着茶,把总结都放在了一边。 喝茶! 余总继续倒茶。 喝茶。 滕哥啊,你也是公司事业部的老人了,对西南市场的熟悉你比刘墨强太多了。还记得上次我们一起出差不? 就是那次找客户甩货的事情。 最后我成交了5万多,自己收入2万多,你最后没有成交。你有没有总结过?余总边泡茶边对着滕哥说道着。 我记得呢,我那个因为客户不可靠、客户的问题所以没有成交。滕哥听到余总问起这个事情立马解释了起来。 好了,腾哥你不用说了。余总打断了滕哥的说话。 然后悠悠的声音继续说着: 你来公司也7年多,刘墨也两年了,刘墨也算是事业部的新人。 今天这个茶室里面没有外人,我所有说的话出了茶室就要忘记他。 滕哥,我总是在告诉你如何做成一件事情,如何把自己想要的东西变现成自己的。我连我怎么谈的怎么找的都教你,连收益这种事情我都拿给你看。 但是腾哥你一直在告诉我你是怎么失败的,怎么做不成的。 我很搞不懂,为什么你总喜欢找一堆的理由来证明你是如何失败的,而不是想着怎么去做成功的事情。 我已经做成功的事情,你喜欢来跟我说你是怎么失败的。 这是我一直搞不懂的事情。 这次出差也结束了,这两份总结你自己看看,刘墨和你的总结我看不出来你们到底谁才是老员工。 滕哥拿着余总递过来的两份总结,对比。看了后又递给刘墨。 刘墨发现滕的总结对比下来,口水话太多,总结的东西不够详细。但是看看都不敢说话!一个才加入的新人,对前辈的尊重是必须的。 滕哥和余总的对比真的好明显,两年以前两个人在公司还是平级的事业部人员。 现在余总都是事业部老大了,这个就是差距吧。 刘墨看完两个人的总结还给了余总。没有说话。 余总继续说着:第一次带新人出差外地,你是熟悉,刘墨让你带着出去走走,你就是这么带人的? 就是这么做事的?我越来越看不懂你了滕哥。 就这样吧,滕哥你自己安排你的工作,你也知道我们部门的要求,老员工如果三个月没出客户,薪酬下降! 说完滕哥,接着转头对刘墨说道: 还有刘墨,第一次出差外地,核心的意向客户整理不足。业绩的真实性需要数据验证。 回到公司有没有做回访,有没有发信息给所有拜访过的客户? 没有,余总!刘墨立马回复。 这样,以后去任何一个市场加的意向客户回到公司第一时间发信息回访客户:哥我已经到公司了,感谢你的信任,有时间来公司喝茶!这样可以加深客户的映像。 过了一个星期要再次发信息给客户确认下最近下面情况怎么样。 我们虽然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做千分之一的事情,但是做事都是有方法的。 合作的前提是信任,初次拜访解决的是认识问题,第二次回访是加深映像的问题,多次回访才是加深信任的问题。 只有相互信任了,合作顺其自然就达成了,你现在就是不停的加深拜访量,把话术整理成自己的。 喝茶! 余总说着,倒茶继续。 每个人说话的方式,语气,聊天的方法都不一样。我整理的话术资料只是适用于我,你要的是借鉴使用,创新出自己的明白吗? 好的,余总!明白了。 那你们还有什么事情要沟通对接的? 刘墨和滕哥相互看了看,都说没有了。 那就这样,刘墨洗下茶具,今晚我们部门聚个餐,我请你们吃饭。 好的,收到! 看着滕哥和余总出去,刘墨真的体会感觉人与人的不同吧。 情商不说,沟通的舒适度都是完全不一样。对人情世故的看法也都不一样。 刘墨把茶具洗了下,感觉茶垢很多,就自己购买了之前给杨总洗茶杯专用的洗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