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鹏回来的第一件亊是看王虎臣给他的调查报告汇总。 王虎臣虽然名字象武将,但是却是个十足的文人。他在文艺汇演的10天里,把20多个党委委员和助理员写的100个小队的调查材料进行了归类,归出了三大类: 一是务实奋进类。 他的评语是“有想法、有目标、有措施。”又展开写道:“想法有理有据,都是围绕增产增收算出来的;目标有高有低,高的定在粮产翻番,收入翻番,低的定在三成到五成不等;措施有法有力,增产算到了投入和产出上,增收扩展到了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 云鹏翻看了这一类24个生产队的报告,发现北部的居多,于家窝堡的8个生产队和与他临近的三个窝堡的8个生产队都在其中,南部的却只有头道圈的8个生产队。 其中于家窝堡四队的想法最多,目标最高,措施最具体。而头道圈则是8个小队想法、目标、措施都一样,一看便知是大队统一布置的。但是没有于家窝堡四队的想法多、目标高、措施具体。 云鹏看后写了他的想法:“应该树立头道圈大队和于家窝堡四队为两级典型。” 二是随风唱影类。 王虎臣的评语是:“口号响、目标飘、措施虚。”又展开评述道:“口号都是从科普课和秋翻大会战以及兵团作战中学来的,专挑响亮的说,投其所好;目标都是随着口号臆想出来的,张口跨黄河,闭口上纲要,说大话吹牛皮,不着边际;措施都是老路子,满嘴多积肥、多出工、多投入之类的套话,华而不实。” 云鹏翻阅发现,这一类的生产队竟有42个之多,足见这些队长脑里没谱,心中没数。便写下了这样的感言:“只要想干就行,可用典型传帮代。” 三是止步不前类。 王虎臣的评语是:“想法都是老经验,目标由天说得算,措施随着农谚转。” 他展开描述道:“这些人都是日值高的生产队长,头脑里都是老经验,说到底是靠天吃饭,全凭时来运转;这些人都是岁数较大的老庄稼把式,嘴里说的都是农谚,对科学种田有抵触情绪;这些人都是社员中的权威,他说咋干就咋干,听不进别人的奉劝;他们满于现状,固步自封,思想陈旧,固执己见,不下地干活,腰别扁担横晃,说到底就是懒。” 云鹏翻阅发现,这类生产队有34个,占1/3,是一股不小的势力,他们能让自己的小队富裕,肯定有过人之处,只要让他们对典型服气,才会使其猛醒,比起第二类人来,这类人是蕴藏着潜力的。 面对这一类,他有一种想法,实验田都搞对比实验,人与人的思想也应该搞一下对比实验,于是,他写下了这样的感言:“不对其抱有偏见,可让其和典型的作为比试,让亊实去说话。” 云鹏对王虎臣的分类分析受益非浅,使其对基层干部的思想现状有了把握,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一是想改变现状是占大多数的,这是柳维嘉的科普课和秋翻会战及兵团作战带来的思想成果; 二是能象柳维那样有科学想法、有计划目标、有得力措施改变现状的人不多; 三是用想法、目标、措施为题去搞调研的方法对生产队长是一次促动,将这一方法波及到大队,能收到更大的效果。 基于这种判断,他产生了一个想法:召开党委会,总结这次调研成果,做出调整种植比例的决议;召开大队班子会议,用头道圈典型引路,统一各大队的思路,让各大队按新的种植比例,做出明年增产增收计划;召开生产队长会议,让于家窝堡四队典型引路,让各生产队做出明年春耕计划。 他跟王虎臣做沟通时,王虎臣提出,县里每年春节过后都开三级干部会议,总结表彰上一年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布置今年工作任务,在任务中下达种植计划,咱们是不是等县里开完会再开咱们的会议,以免和县里有冲突。 云鹏说:“县里已经给咱们下达了增产500万斤的目标,怎么达到这个目标咱们说的算。不能等了,我知道现在各大队和生产队都在忙过年,一忙就会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