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来看海报。 这两个要求,三个人都无法拒绝。云鹏心说,幸亏她没提出捧场的要求,否则,他真对不住于家窝堡百姓了。 每部电影拷贝都带着电影海报,云鹏照画就是了,一点没有难度。画完海报,杨永忱请他在前厅两个门洞中间墙上画一幅山水画。 他一看,那是一面长6米,高4米的墙,能画长4.5米、宽2.5米的大幅画,在10米的距离看,会看出笔触来。捉摸了半天,他决定画一幅《迎客松》,既有远山又有近景,还符合这个场合。 他让杨永忱画圈边,自己回户翻笔记本了。可是笔记本上没有这个画页,他也是在英城美术作品展上,看过有人作了这幅画,要题迎客松为画名,就应该和原作酷似,否则,会贻笑大方的。 苏青听说他要画《迎客松》,便把他在《人民大会堂》拍的一张照片拿出来了,那是他炫耀参加过人民大会堂建设的证据之一,他总带在身边。 他问云鹏:“恁知道这是一幅嘛画吗?” 云鹏说:“国画呀!” “孬了吧!这儿是一幅铁画,人民大会堂那么多画儿,我咋儿专摄它呢?有讲究!” 接着,苏青讲述了这幅画的来历,原来是AH师范学院美术老师王石岑写生设计,由抚湖铁画艺人储炎庆和他的弟子手工打造的。 云鹏长见识了,不过,他又为一次巧合而感慨,因为苏青说了那幅画的长和宽和自己让杨永忱圈的边竟一点不差,又有神灵相助,让他下了决心,要完成好这个作品。 他细细品味那张黑白照片,见那松针细如发丝,如果不听苏青说,打死他都不相信这是用铁打造的。他打开脑海中的记忆,把看到的国画迎客松和群山的颜色和照片重合后,胸有成竹地动笔了。用了一天两宿,把那幅壁画完成了。 14日早晨,他赶回户里,在乐队奏的蒙古族歌曲《赞歌》旋律中,为酒厂揭了牌。 这首乐曲是秦玉选的,是从《战地新歌》中找的谱子,秦玉为乐队刻印了乐谱,就因为里面有“手举金杯把歌唱”的歌词。 15日,乐队又去了公社礼堂,为红梅演奏了电影歌曲联奏,把过路的司机都吸引得停车观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