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妙玉让人去取了自己的碗筷来,并不用船上的碗筷。 贾蓉知道妙玉有些洁癖,也不怪罪,说道:“这些碗筷都是我从京都家中带过来的,平日里未曾有别人用过。” 妙玉闻言,便让人不必再取自己的碗筷。 吃罢了饭,二人做在椅子上看日落。 贾蓉看着夕阳,忽地想到原著里贾家就像这夕阳一样,虽看着依然光芒四射,但所剩时日无几,过不了多久就要没落了。 一时感慨万千,想要吟诗一首,但思来想去,竟只想起了一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妙玉笑道:“此景虽好,但比不上在西湖泛舟看日落,那真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般场景比现在还要再胜几分意境。” 贾蓉前世也未曾去过西湖,闻言也来了兴趣。说道:“我虽是金陵人士,但从小在京都长大,也未曾领略过江南风采。日后若是得闲,定要再来领略一番。到时还请妙玉姑娘为我讲解。” 妙玉闻言,心想若是如此,也能再回江南看一看,二人一同泛舟在西湖之上。 自是满口答应,又说道:“此处虽有景,但却无茶。我房里有瓮,我去岁收的梅花上的雪,不如去吃上一盏。” 贾蓉听了心中不由觉得有些好笑,这姑娘方才用了自己的碗筷儿,这会儿又邀自己到她房间里。看来真是春心萌动了,自然答应了。 到了房间里,贾蓉不好坐在妙玉的床上,就坐在了妙玉的蒲团上。 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泡了一壶茶。又取出一只绿玉斗来,斟了一杯递给贾蓉。 贾蓉吃了一口,拿着玉斗调笑道:“这玉斗好像是你平时吃茶所用的,怎么这会儿给我用上了?” 妙玉闻言,小脸一下烧的通红。伸手去夺贾蓉手里的杯子。道:“是我没注意,拿错了。你既不想用就把杯子还我。” 贾蓉抓住妙玉来夺杯子的手,说道:“你既给我用了,怎么又要拿回去。” 说着又品了一口,长舒了一口气。说道:“唇齿留香。茶好,杯子也好。” 妙玉听了,又伸出另一只手来夺杯子,贾蓉就将杯子举高,妙玉伸手够不到,又走进了,踮起脚尖来抢。 二人争闹中,妙玉一时不察,左脚绊右脚没有站稳,往贾蓉怀里扑去。贾蓉慌忙将妙玉接着,抱在怀里。 妙玉软软的,香香的,抱起来很舒服。贾蓉不由伸出双手,将妙玉紧紧抱在怀里。 妙玉也不说话,只将头埋在贾蓉胸口。鼻息里尽是贾蓉的气息,心中的小鹿仿佛要撞死在胸口。 贾蓉已当了三四个月的和尚,此时香玉在怀,也有些按耐不住。伸手挑起妙玉的小脸,对着那红艳的丹唇就吻了上去。 妙玉先是浑身一僵,瞪大了双眼。然后,看着眼前的贾蓉,也慢慢闭上了眼睛,软化下来,伸手抓住贾蓉的臂膀。 良久唇分,贾蓉看怀中的妙玉,仰着小脸,闭着眼睛,睫毛微颤,嘴里微微的喘息着,没忍住,又印了上去。 又是许久,等到妙玉觉得喘不过气,才挣扎着将贾蓉推开。 二人粗喘了会儿气,贾蓉平稳了气息,将妙玉抱到怀里说道:“我看你也不是个清净修佛的,不如趁早还俗,嫁到我家来。” 妙玉闻言呆愣了一下,很是感动。未曾想自己这样的人,有朝一日也能有一如意郎君。 但自己毕竟曾入了空门,若是嫁与贾蓉为妻,恐怕贾蓉家中反对,便问道:“我这样的身份,你家中当真同意吗?” 贾蓉笑道:“我爷爷和我父亲都死了,我家中没有别的长辈,现在只我一人当家,你不必担忧。” 妙语闻言,将头靠在贾蓉胸口,双手抱住贾蓉的腰,说道:“郎君,待我真好。” 心里不住窃喜,已经开始在筹算今后生几个孩子,孩子叫什么了。 贾蓉搂着妙玉,犹豫了一下,想了想还是决定先把家中已有妻子的事情告诉妙玉。不然日后再被妙玉知道了,恐怕不好解决。 轻抚着妙玉的背,有些讪讪的说道:“只有一事,我须得先告诉你。我家里虽没有什么长辈,但已经有了一房正妻,今后若是娶你,只能做二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