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宋:朕即天下> 第十七章 纵有千重关,亦须关关过(求追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纵有千重关,亦须关关过(求追读)(2 / 3)

百姓。  所以,两宋以来农民起义频发。  百姓都成穷鬼了,能不起义吗?  看完《会计录》,赵祯只觉得压力山大。  这样的财政体系,既不合理,也不健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想要改变这样脆弱的财政体系,可谓是困难重重。  不过,再难,也得去做,去改变!  而理财之道,不外乎开源与节流。  节流,赵祯暂时不考虑,在没有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和军事力量之前,阉割他人的利益,不可取。  而开源就不一样了。  把蛋糕做大,肯定比少分蛋糕要好。  一想到开源,赵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农业。  小农经济体制下,农为天下之本。  提高农民的收入,或者说提高粮食亩产,就是最好的‘安抚’之道。  老百姓只要能够填饱肚子,没人会跑去造反。  而提高亩产,不外乎八个方面。  改良土壤、兴修水利、增施肥料、推广良种、合理密植、植物保护、农具改进、加强管理,这八点都是影响亩产的关键。  农业‘八字宪法’中,赵祯最先选中的是推广良种。  在唐宋以前,我国种植的水稻都是粳米稻,粳稻的生育期较长,也可以说是晚稻,大概十月份收获。  粳米稻生育期长,产量相对高,但是对于土壤肥力、水分要求也高,且不耐旱。  而占城稻则不同,占城稻属于籼(xian)米稻,生育期相对短,最快两到三个月就能收获,且耐旱、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适应性高(相对粳米)。  国内最早种植占城稻是福建地区。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多地少,不利于传统水稻的种植,而福建沿海,距离占城不远。  因此,在闽商的带货下,早在五代末至宋初,占城稻已经在福建地区普及开来。  北宋朝廷,也知道福建地区种植的占城稻。  大中祥符五年(1012),为防旱灾,宋真宗特地派人去福建,取占城稻种,分给江、浙、淮三路,命令当地百姓种植。  不仅如此,宋真宗在宫城后苑也开辟了几亩地,专门种植占城稻。  占城稻三月而熟的事,宋朝君臣也知道,宋朝官方也试着推广过,只是效率不高。  效率低,究其原因,大概有那么几点。  一是占城稻属于外来品种,且速生,和传统粳米稻晚熟的特性不同。  二是占城稻的口感偏硬,没有粳米稻好吃。  三是赋税问题,北宋朝廷想推广占城稻,结果夏秋两税中,却只收粳米,不收籼米(占城稻)。  种了田,产了稻米,结果却不能缴税?  老百姓脑抽了,才会选择种占城稻,哪怕占城稻早熟、耐旱,人家也不愿意种。  至于第四点,则和北宋的考课(官吏考核)制度有关系。  北宋太祖、太宗两朝,对于官吏的考核更注重实效性,劝课农桑、户口增益以及剪除盗贼都在考核标准之中。  但到了真宗一朝,考课制度发生了重大改变。  一言以蔽之,‘累日月以进秩,循资途而授任’成了考课制度的核心。  资,积也,蓄也,凭藉也。  简单来说,考核官员的核心不再是实务,而是靠年月积累,靠资序,文官满三年一迁(升),武官满五年一迁。  当然,这里的迁官指的是寄禄官,不是实际差遣。  但这等考课制度,无疑和地方治理产生了割裂,反正三年一迁官,地方治理的好不好,不重要。  只要不发生叛乱,任期满了,主官拍拍屁股走人,照样能够升官发财。  后来,庆历年间,范仲淹的上奏的《上十事疏》中,第一条就是‘明黜陟’,矛头直指僵化的考课制度。  范仲淹等人主张更易考课制度,恢复祖宗朝的重实务的特性。  这,无疑得罪了一大批官员。  点了这么大一颗炸弹,庆历新政能够成功,才是怪事。  有了范仲淹的‘前车之鉴’,赵祯肯定不会去碰这个雷区。  起码,现在还碰不得深水区。  他要做的事,也不算太难,提供政策作为引导。  收两税时,将粳米、籼米一视同仁,不论是粳米,还是籼米都能交税。  随后,再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