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灵帝意料的是,被天下士人唾骂过无数回的‘狗官’之举,在潘凤嘴中反而成为了自己煞费苦心的善举。这不禁让灵帝心情大好,对于面前二人的观感也大大提高。 注意到灵帝眼中情绪的转变,潘凤会心一笑,这只不过是他前世多年练就的‘阅读理解’能力。反正早就确定如今天子昏庸无道,一味直言劝谏不仅对于国家百姓没有任何助益,反而会为自己招来祸事,那他自然就捡着灵帝喜欢的说了。 而在潘凤旁边的荀彧,听到这番有道理但不多的‘神奇’言论,顿时为这位正人君子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因为潘凤话中的意思,分明就是以民为本的思想。而若是再推导一下,无疑就是亚圣所说的‘民贵君轻’之意。而作为被万民唾弃的皇帝,则不就无异于犬披龙袍? “原来,这话竟还能这么说!” 而在龙椅之上,灵帝自然欣喜非常。他虽然沉迷女色、重用宦官外戚、荒唐误国,但在他内心当中,却一直都自觉是个好皇帝,只是朝中皆是酒囊饭袋之徒,才导致他的‘雄才大略’难以施展。 而如今,听到潘凤这番言论,竟恍然有一种‘朕原来是这样想的’彻悟之感。 “这‘狗官’朕已设立数年,没想到这天下士人都是庸碌之辈,唯有潘孝廉一人觉察出了朕的苦心,真是殊为不易。” 一边说着,突然,他心意一动,想到了自己另一件颇受士人唾骂之事,便又给二人抛出了一个难题: “听说不少人对本朝售官之事颇有非议,不知二位贤才如何看待此事?” 为防打脸,灵帝话语当中还弱化了自己在其中的作用,只说是本朝。不然万一激起二人的劝诫之心,又得忍着听一大堆大道理,而偏偏自己又不能对这种占据道德制高点的行为做些什么,很是烦人。 卖官鬻爵,一个更为沉重的话题抛到了潘凤面前。 可就在潘凤努力思索如何为其粉饰时,一旁的荀彧经过潘凤刚才的启发,心中已然想到了说辞。拱手便道: “秦得天下,始令民纳粟,赐之以爵。我朝诸多礼制又承袭自秦制,素来也有这纳捐赐爵之制。而后武帝纪年,边关多事,国事开销甚大,掌管钱政的重臣桑弘羊做出了诸多开源之策,其中便有这纳钱补官之事,自此便有了所谓‘卖官鬻爵’之称。 而如今边关战事繁多,羌胡山越南蛮皆有不臣之心,如今重启卖官鬻爵之策,不过承武帝余光罢了。” “好!好!好!”灵帝听完,震惊之余连道三個好字。 他以前怎么就没想到这套说辞呢? 世宗武帝,开疆拓土,如此丰功伟绩,自己作为晚辈效仿祖宗良策罢了,那些士人又有什么可非议的。 但随即又注意到自己似是有些失态,清清嗓子又找补到“好一对良材美玉,不枉朕苦心一片。” 荀彧闻言,抬手再施一礼,但心中却是只觉得有些好笑。 他话只说了一半,虽然卖官鬻爵并非灵帝首创,可武帝施行此策是为了补缴军费,是为了应对强敌匈奴的权宜之计。而且至少名义上只是优先补缺,并没有如现今这般,只要肯掏钱,谁都能过把三公的瘾。 但荀彧却也明白,当今天子根本听不进去这些忠谏之言,而他自己也只是个为保家族的可怜虫罢了,自然也只能昧着良心说些恭维之语了。 自己最受天下士人诟病的两件恶行在二人口中都有了合理的解释,这让灵帝心情大好,当下便对二人有了惜才之意。 随后,灵帝又向二人分别询问了冀州战事以及文若扶穷之事,佯装听懂连连点头随后直接大手一挥,将一旁等候的张让叫到了身边。 “让父,如此两位青年才俊,你看朕该如何封赏他们合适?” “陛下,小人以为,此二人确为青年才俊,只是如今年岁太浅,缺了些资历,不如先令其为侍郎,留待陛下左右。等到历练几年资历够了,方可为陛下独当一面。”张让弓身在侧,轻声说道。 卖官鬻爵之策早已成为十常侍日进斗金的聚宝盆,自然不会愿意现在就给二人太高的封赏,而是等着日后再狠狠宰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