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贾峥院。 宁府发大火一事,还没有传遍全城,普通人家亦无影响,该吃吃该睡睡。 贾峥早早起来,练武习文后,迎着初升的朝阳,便觉心旷神怡。 “晴雯,你和翠缕,今儿就负责将客舍全部收拾好,另外,给厨房去消息,多备些菜食。” 晴雯见贾峥从书房走出,于此嘱托,心里便明白,家里是要来不少客人了。 “老爷放心,婢子一定安排妥当……”晴雯温声道言。 少女目光飘忽,从昨天开始,眼底就透着几分担忧,迟迟未有散去。 这种忧虑,自然还是关乎贾府报复。 贾峥看在眼里,知道缘由,笑道:“将这些事情做好就成了,至于其他事,就如我昨天说的,你不用操心,还有空闲时,带着翠缕,春香她们一起练字也别忘了。另外,等中午天气暖和了,我要出去一趟!” 被贾峥这么温声安慰,晴雯脸上转忧为喜道:“老爷是要去见二宝管家说的那些江南友人?那家里的菜食可得丰富些,断不能像同冯大爷他们来时,那般简朴,便有客来,情该丰盛些!” 晴雯搬着手指头,认认真真数了起来,发现贾峥目光有些古怪,她脸蛋一红,更显动人,且不敢同贾峥对视道:“不瞒老爷,晴雯之前虽不会下厨房,但荣府里,老太太的待客,晴雯还是知道一些的……” 这是在说自己没吃过豕肉,也见过豕跑罢! 贾峥难免感慨,也多亏贾宝玉带来的晴雯和翠缕,能够帮着他查漏补缺。 大家族内,衣食住行都有相应的规矩,而他想混入其中,也必须想方设法接纳这些豪门大户的礼仪。 “就按你说的办,往来的友人,约莫会有十二人,有什么需要,你同二宝说就是!” 见贾峥道言,晴雯忙应下,担心忘了,还把识字最多的冯冬儿叫来,让之好生记在纸张上。 小丫头在宅院里,生活得惯了,做事认真,最喜同翠缕处事,面对晴雯的安排,也都全数完成,且小脸上,亦多了些笑容。 只是面对贾峥,冯冬儿话还是有些少,时常有些害羞的低着头。 上次晴雯告言,贾峥也没想到,看似娇小的冯冬儿,也都是十三岁的年纪了,当真不可貌相。 “公子,出大事了!宁国公府有人来信,他家那位珍大爷死了!” 二宝那声音入耳,贾峥心里便明白,昨夜一场大火,贾珍果然是死了! 他心里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 …… 玄真观。 贾敬接连几日,都显得心绪不宁。 昨夜时,一位相熟之高人,从外地到来,同他在观里品茶论道,随即住下。 清晨之时,请来一道吃早食,但没想到,一则消息从城内传来,打破了宁静。 “回太爷,珍老爷昨夜为入府的贼人放火烧死……来管事父子,一早从顺天府衙传来的讯息,也是一同自缢而亡……小蓉大爷且是得了失心疯,而今按照西府两位老爷的命令,正被关押在宗祠里!” 贾敬年纪大了,身体状况这几年来,也是每况愈下。 从宁府急忙来送信的仆从,言语刚落下,一连串打击下,贾敬便觉心绞痛,差点晕倒。 挥了挥手,让仆从下去,靠在椅子上,贾敬缓了很久,这才回过神,看向从屏风后面走出的老道,他收敛神色,道:“让先生见笑了!府中儿孙无能,连大半家业都守不住,而今也落得这般下场……” 老道身上搞的道袍显得有些破旧,其人年有六十多,头上布满白发,双目有神,但失了一个手臂,便以年迈,脸上依旧显得有些玩世不恭,当如一老顽童般,若非如此,只怕是比贾敬更添仙风道骨味。 偏偏地,贾敬面对此人,恭敬之外,还带着几分惧意。这种表现,让人浮想联翩。 “贾老爷节哀顺变,这次到来京城,也是想着同你见一面,毕竟当年,也多亏了贵府相助,再处置一些烂摊子……若是有需要相助之事,但请直言便是! 贾老爷该有事回府处置,我便不打扰了,过两日再相见!” 老道云淡风气,行事丝毫不拖泥带水,这话说完,人就无声无息地从窗户溜了出去。 贾敬蹲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