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我真不是朱三太子> 第二十一章 硬弓,铁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 硬弓,铁箭(2 / 2)

准备粮草物资也在加紧进行,最迟也不会超过半个月。”  黄立微笑着颌首,说道:“这真是个好消息。不知其他各家明军的态度如何,是否会出兵助战?”  李岳摇头道:“现在还不知道。不过,书信送出去也没几天,回信还要等一等。”  不能出动两万以上的军队,黄立认为胜算不大。如果只是李来亨所部出兵,显然是有困难,且有风险的。  抽空根据地的军队,对于李来亨来说,不仅仅是魄力的问题。棋胜不顾家,岂不成了军事冒险?  所以,黄立固然希望能发动全力反击清军,可也不能轻易断言,清军不会在夷陵被攻时,采取牵制行动。  最可虑的便是已占据房县的陕西、河南的清军,尽管黄立并不认为清军能够越过神农架的山林地区。  神农架茫茫的原始林区,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倚房县、竹山且近武当,神秘莫测,罕无人烟。  这也是为什么郝摇旗所部被击败,放弃房县后,要绕道巴东投奔刘体纯,而不是直接南下到兴山茅麓山的主要原因。  同样,在历史上的围攻茅麓山战役中,清军也是从东西两线进军,北线清军则是绕过神农架山区,加入到东线清军集团的。  黄立的思维是越来越清晰,对于所面临的敌我态势,也有着更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清军的策略是个个击破,最后围攻兵力最多的李来亨所部,也是地形地势最险要的茅麓山。  要破坏清军的作战意图,提前反击是一个办法。既提振士气,凝聚军心,又能打击湖广清军,夺取其将来支援围攻作战所需的粮草物资。  如果能借反攻的胜利,把各部明军团结起来,形成统一的指挥,在清军的大围攻中,就可能改变历史上被个个击破的局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