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对方还能跑,据说原本的历史轨迹就是这样的,不是吗?
就算手下俘虏、或接受投诚,当成小弟,还是会在以后的某日就回首对汉族刺出致命一刀……用也是用不得的。
那要怎么样才能一劳永逸呢?
即便不杀得他们亡族灭种,也把他们对汉人的威胁降到最低,要怎么做?
似乎知道自家皇帝在想什么,主父偃拱拱手,道:“陛下,或可尝试天幕所透露出来的方式。”
刘彻抬眼:“天幕所透露的方式?”
主父偃应:“正是——天幕在提及匈奴等少数民族时,提到了一个词。”
“……融合?”刘彻隐约明白了主父偃想说什么,眉梢微微一挑。
主父偃颔首:“正是。正如始皇帝当年一统六国后所施行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又如天幕曾称赞的、我大汉的‘统一思想’……这亦是为了‘融合’。”
刘彻笑了一声,意味深长:“而匈奴等‘游牧民族’所缺少的,正是我大汉所拥有的,五胡所仰慕的、也正是我大汉自古以来就有的……”
主父偃也笑:“正是。”
天幕所描述的五胡南迁而来的“融合”,是被迫融合,但天幕的描述方式所透露出的、李晓诗那个时代的“融合”,却与五胡十六国时期截然不同,想必早已实现了真正的“融合”,那为什么不能借鉴一下?
何况天幕也曾提及,匈奴人擅长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羯人擅农耕织布等等。
他们既然都有一技之长,自然可以挖掘一下的,大汉又怎么会嫌劳动力多?
一代教化不了,那二代、三代、四代五代呢?
匈奴总共有多少人、大汉又有多少人?
生活在全是汉人的环境中,受到的是汉人一言一行的熏陶和影响、做的是和汉人一样的事、遵守的是和汉人一样的法,再有朝廷管控着军队的少数民族数量——那被彻底“融合”进汉的胡人,又该怎么样,才能变回能征善战的马上儿郎?
安逸久了,谁还能想起当年祖上驰骋草原的风光、谁又愿意去过朝不保夕全看上天恩赐过活的日子?
融合嘛,不被动,化主动总可以吧?
没谁规定只能胡人来强行融合汉人,汉却不能反向融合的。
既然融合是趋势、有好处,那不如再大方一点,大方到彻底让这个种族变成大汉的一部分。
再不济,那些流落在外不愿归附的,日后还能再次来犯。但也绝对不会有现在这样的规模了。生活在大汉、彻底被“汉化”的这些,又怎么会愿意随那些茹毛饮血的人起兵?
说不得还会反抗他们的入侵。
分而化之、教而同之,不外乎如是。
当然,实施起来还是有难度的。
譬如大汉与匈奴世代血仇,该怎么样才能让汉人接纳他们,怎么样才能把这些草原恶狼的爪子全部拔掉、变成无害的狸奴后再放入汉,都是问题。
毕竟就连他自己,都是恨不得把那些人全杀之而后快的。
而且匈奴人野性难驯、恶迹斑斑,总要先杀一顿的,清理一批刺儿头再说。
眼下有了方向,办法总归是比困难要多的。
刘彻心里也完全不担心这个。
毕竟天幕说过他能活到“晚年”……他时间多着呢,有的是时间来慢慢做这件事。
而且如果做成,想来他在史书上的功绩就要再添一笔了。
想到这儿,刘彻长眉一扬,冲主父偃露出了个笑——和看到“推恩令”初稿时一样的笑容。
主父偃垂着眼,只当没看到他家陛下脸上的意思。
嗯,虽然那张天颜上明晃晃写着“你真缺德”,但他只要不抬头,只要当做不知道,那就是没看见。
……
李晓诗最近有点忙,忙复习和考试,连带周末要做的题也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