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录取,因为这完全取决于考本人的成绩有没有过固的分数线。 冬树的英语是弱项,口语是最大的问题,但十几年应试教育出来,她做题还是挺有一手的,政治只要花时间背诵就可以,这两门过线不难。 冬树说是要花时间准备考研,其实只是为了让自己考上这事更加合理。 她对自己有强烈的信心,肯没有问题。@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但她仍然买了不历史书,做出苦读的样子来,其实很多时候都在练拳。 日子正常过下的时候,忽然,冬树接到了小宜的电话。 小宜音犹豫:“冬树姐。” “我们班打算拍个短片参加大学电影节。” “你愿意来帮忙吗?” 小宜本来是不打算用自己的事情打扰冬树姐的。 她怕给冬树姐惹麻烦,到学校后也没有将自己和冬树姐的关系告诉别人。但她是表演系的,班里有些同学的亲人在同一行业,多多得到了些消息。 到学校后,老师对于小宜这么时间的假期什么都没说,只是给她办理了手续,让她参加上学期的补考。 班里同学们也或多或知道了情况。 小宜没什么名气,在冬树和谭总、杜导的故事里,小宜只是一个为导火索的没有姓名的小艺人罢了。 但被选中参加杜导的电影,又是京市艺术大学的学,范围缩小了很多,再加上在事情发的同一时间,小宜请了假。 这个故事里没有姓名的小艺人,就这样轻松被班里同学对上了名号。 小宜到班里后,同学们没人主动问过她这段时间做什么了,怕触及她的难过。她的室友们组织了热热闹闹的寝室聚餐,几个年纪相仿的女孩喝着酒,本来说笑着,喝多了失控哭了出来,紧紧抱住了小宜。 同寝室的女孩本来是有些羡慕小宜的,羡慕她虽然出身小镇,但有爱她的父母、有出众的外表和相当惊艳的才艺,甚至还得到了出演杜导电影的机会,似乎全世界最好的事情全都发在了她身上一样。 但是那事发后,本来对她心存艳羡的室友,也只是为她到庆幸。 她们从不是对手,怎么会为了她擦肩而过的灾难到高兴?她们是朋友,小宜的平安归来,让她们心中充满了失而复得的欢欣。 小宜心情很好,那一晚给她留下了颇为严的阴影,冬树姐当时全身的血更是让她受到惊吓,但现在冬树姐有了自己的事情做,她自己也安稳返了校园。 小宜再次变成了那个没什么心事的姑娘,每天都朗笑着,和室友们一上课,一食堂。 至于未来,小宜看了,她是想演戏,但这事后,估计她也没路可走了。 那等毕业了,就当个幕后,或者辅导班当老师,但一要留在京市,她想离冬树姐近一点。 以后挣了点钱,她就攒来,买个不大的小房子,把爸爸妈妈接过来。 班里同学也没人问她当时请假做什么了,只在她补考需要时提供了自己的资料,大家保持了默契的沉默。 但后班里再有人试镜的话,大家都是结伴而行,如有不妥,当即从现场逃离。 在一些课程上,需要小组讨论某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