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惯养的勋贵子弟和世家千金来说,已经算得上是磨砺了。 就因为这种种超出常俗的规矩,姝宁一直对书院读书兴致勃勃,就是想验一下这样的日子是如何有趣。 在小妹竟要搀和进来,那她还怎么验? 她把书院的规矩说了说,故意吓怡宁,道:“你能吃的了这个苦?再说,你年岁也够。” “我年岁够,大嫂可以给我开特例。再说,大姐你怎么知道我吃了苦?”怡宁嘟着嘴说,显然没被吓住。 “你就吃了那个苦!” “我肯定能吃苦……” 见姐妹两人争起来,颜青棠忙劝道:“书院都还没开,你们吵什么,等到时再说。”忙给姝宁递了一个眼神,示意之再与她解释。 饭罢,姝宁找机会把怡宁支走了,她则找嫂嫂说话。 “大嫂,那丫头我知道,做什么事都是一时兴起,坚持了的,你让她做什么?” 颜青棠眨了眨眼,笑道:“你都知道她一时兴起,说定等书院开了,她已经忘了这事?” 这倒也是。 “那若到时候她没忘记,还闹着要呢?”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那就让她,吃到苦头,她自然会回来,过我倒希望她能出乎我的意料。” . 转眼间就是一个多月过了。 这期间,颜青棠的封大典如期完成,书院也竣工了。 一切都按部就班。 开院当日,夫妻二人专门了书院观礼。 虽然当时没有什么外人在场,但此事也流传了出。帝前观礼,这让来还犹豫观望的许多寒门子弟,都纷纷涌往书院。 入书院是要入学考的,类同算学府,过这次的入学考并难,只考是否会识字读书。 由于是朝廷承办,书院是收学生束脩的,只收取少量的食宿钱。 主要是食。若家境贫困,可向书院申请勤工俭学的名额,是时书院会安排一些洒扫的活儿,来抵扣食宿钱。 听说要和一群平民一起读书,甚至入学还要住在书院,还能带人侍候,一些提前得到消息的各家子弟和贵女们,顿时打了退堂鼓。@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可先有姝宁公主和睿王大张旗鼓参加入学考,有许多嘴说着,实偷偷的人衬托。 来情愿的一些人,也得给自找台阶下,了。 想想,一群人住在一处,衣食住行读书都要自来。 这些听着是有些为难,但何尝是他们以前没有经历过的场,听着就十分有趣,那要就试试? 反正真习惯,也是能走。 于是,一众养尊处优的贵子贵女们,纷纷出在书院。 穿惯了绫罗绸缎的他们,一边习惯地扯着自身上浅蓝色的棉布学袍,一边看看身边明明熟悉却因为换了身装束,而显得有些陌生的他人。 “宋公子?” “卢姑娘?” “梦娴你真来了?” “赵松!” 都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