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善心(2 / 3)

看山泉地势时候的灵光一闪。

谢诺澜说,“你们觉不觉得书院每天去后山取水很麻烦吗?”

作为亲身经历的梁山伯,他最有发言权,他说,“很麻烦,水桶不能装太满,走路还要避开不太平坦的道路,一趟只能提一桶半的水量。”

“我之前丈量通往山泉的道路,整体地势是从高到低的,是不是想到什么?”谢诺澜暗示的说道。

博览群书的马文才,一听就知道谢诺澜暗示什么,他直言道,“你是打算在书院与山泉之间搭建管道,将山泉水引到书院里来。”

祝英台也反应过了,喜欢看各种类型的书籍,她也想起来,她说,“曾在书中看到过,盐卤运输所使用的笕管,长达5公里,将盐卤安全送到灶房。”

“笕管?”,大家一口同声的问道。

“对,笕管是用楠竹做成的,一直是运输盐卤的管道。我记得是常璩先生写的《华阳国志》中有记载。”祝英台笑着说道。

有时候,和别人分享她所知道,对她来说,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于是,他们四个人,两两组合,一起去书院的公用书房,也不知道书院有没有收录这次,毕竟这本书才刚刚出版。

只不过,祝英台因为在家里受宠,市面上有什么新书,她爹她哥都会为她收集。

他们又遇见了荀巨伯,可奇怪的是,他又在打瞌睡,说他是爱温书,还是不爱呢。

与荀巨伯相遇的几次,都看着他在打瞌睡,他怎么如此累,他不会是半夜去做贼了吧!

但是谢诺澜没有上前去担忧,她只是安静去寻找书籍,其他人也下意识放轻手脚,去找寻书籍。

他们过了好一会,是马文才找到了《华阳国志》,这本书清楚记录了如何制作笕管,遇到需要转弯处需要制作笕窝等等。

谢诺澜对着马文才竖个大拇指,并附上一个灿烂的笑容,拉上马文才的衣袖,招呼梁山伯和祝英台,大家一起转移到房间外的凉亭里。

“文才,你真厉害,眼神真好,要是没有你,我可怎么办啊。”谢诺澜说道。

梁山伯和祝英台也赞同的点了点头。

四个人围着《华阳国志》展开讨论,之后他们决定准备开干。

马文才说,“我去找陈夫子,我出马,夫子一定会同意的。”

梁山伯说,“我去找崔大娘,和她说这个工程的好处,她在附近住很久,对附近的植物一定很熟悉,这样我们可以就地取材的。”

谢诺澜说,“我去山下找农夫,现在正好是不是农忙的时候,找多一点人来,这工程就干得快。”

祝英台说,“我回房间,我画出笕管的施工图,我之前陪山伯走去山泉,我已经将那里地势全部记住了,而且我画图功底很厉害的。”

四人眼神相对后,确定对方的任务后,他们都认可对方,随后就分道扬镳了。

最先完成任务的是马文才,他一出现陈夫子的房间,夫子都没有仔细听,就直接同意了。

因为马文才说,这一切所产生费用都有他承担,不用书院负责出,同时陈夫子自己也能获得五十两黄金。

陈夫子觉得他来到尼山书院,是他做最好的决定,本来他以为他被流放到书院当监督官,是坏事。

没有想到,他是来享福的。

送别马文才后,他拿出他收获的黄金,又开始一个个的数起来了,每数一个,他脸上的笑容更加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