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放下了自己的那些强烈情感后,他才第一次真正思考起自己的未来。 不是这一生、这个人的未来,而是他这不灭灵魂的未来和归宿。 以前他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总是努力去适应每一世的身份,努力协调过去记忆和当前生活的冲突,去寻找过去的亲人朋友恋人,去弥补遗憾,修补上一世的漏洞。 他对周围人从不设防,对自己的情感也是放任自流,不做拦截。所以他一次次爱上别人,然后在经历过爱情的甜蜜与苦涩后,就是生死离别的痛。而那些苦涩和甜蜜的回忆就一遍遍折磨他,直到他用尽全力融入当下的生活,再次融入另一份感情中。就像某首歌中唱的那样——“开始结束仿佛公式”,“清醒一次一次,糊涂一次一次”。 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如果一直如此重复,他心中的负重和空洞会越来越多,就像个黑洞一样,越吸越多,压得他喘不过气,最后把他也吞噬。 仔细思考之后,他决定抛弃过去的那些情感束缚,放下那些未知和遗憾。他需要一种全新的生活。 从过去的生活经历中去总结提炼,他要从中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出路。 一番学习研究后,他发现要在这个社会上畅通无阻,最主要是自身能力变强,对于他来说可以积累的有两种东西,一是学识,二是财产。 其实他早该想到这些的,可是在过去,他的生活重心一直围绕着亲人和朋友,没有怎么关注金钱,而他也一直不富裕,没有积累什么财富,直到因为羡林的馈赠,徐无衣临死前攒了些钱,可是他当时都留给枝知了,本是希望给她养老用,也许反而还害了她。而对于知识技能,过去那几个时代,正是人类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候,知识和技术都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他根本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且不说他每次能保留的记忆有限,即使他留着全部关于学习的记忆,也无法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他不是没有为此努力过,但全部都失败了,他的旧有认知有时候反而成为他学习和掌握新东西的阻碍,虽然他年纪轻轻,但整个认知就像老人,甚至比老人还要老。 可是这个时代已经开始不一样了,各个学科都在逐渐遇到瓶颈,要么另辟新径,要么推翻现有的学科基石重写科学。人类还没有做出选择,谁也无法做出选择。大家都只是在不断尝试。 无衣很清楚,科学这条路走到最后一定会迎来一次彻底变革,而他的机会也许就在其中。就像曾经的宗教被科学逐渐取代,这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曾经的人们无法想象上帝不存在的世界,不敢相信居然有人不相信上帝,直到尼采喊出上帝已死。无衣要做那样的超人,超越现有的人类认知,发掘未来之路。现在的人们相信科学,就像曾经人们信仰上帝,在这个时代,科学已成为一种信仰,是全人类对所谓理性的绝对的无条件的赞同。 无衣见证了科学从萌芽成长为如今这般的参天大树,虽然科学家们一直宣扬科学只是少数人的事,真正的科学本身特质就已注定它和信仰无关,而且绝不可能成为信仰,如果有人说他信仰科学,那就不是真正的科学,因为信仰意味着无条件的相信,而科学本身的一个重要属性是质疑,它们是根本矛盾的。但就像少部分人的宣传科学是没有用的,如今少部分人的阻拦也是无用的,科学信仰的浪潮已经席卷世界,淹没世界。人们并不需要懂科学,他们只是选择相信科学。 以前的无衣身处其中,只觉得时代在不断发展,人们在变得越来越好,也越来越自由,越来越聪明开放。他也曾以为世界会一直这样下去,人都会变得越来越完善。直到世界经济转入萧条,直到他看到无数人呆在一个小屋子里,沉溺于网上的虚无世界,用自己的简单重复性劳动,花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换取一些娱乐一些游戏一些衣食,他才突然意识到这样的世界并不比过去好多少。他才意识到也许科学也有尽头,而那个尽头是所有人都无法承受的。一代代的人仿佛脱胎换骨,与过去的人是那么不同,如果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