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却是改变了太多人的命运。】 刚刚成年就经常游历嵩山、华山和终南山等等名山,十分仰慕神仙不死之术的年轻李泌抬头眼巴巴的看着天幕。 对于什么仕途不仕途前程不前程的他都不感兴趣,他现在只想知道神仙是否有传授长生不死之术的想法,又或者干脆直接把他收为弟子。 已经把各种有关于神仙的典籍学得滚瓜烂熟的李泌大概也清楚神仙的喜好,比如年轻漂亮,比如是童男童女,再比如要有一颗不染凡尘不慕荣华富贵的赤子之心…… 心中想法无数,李泌真正的想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绝对符合神仙的喜好,现在就差神仙愿不愿意收他了。 不管是做徒弟,还是做仆从,又或者是做别的什么,嗯,他都是愿意的! 虽然精卫这位神仙看着有点稚嫩,但若是精卫愿意把他推荐给别的神仙,那也是很不错的,总之一句话:他李泌已经准备好了! 但精卫显然对这位眼巴巴的年轻儿郎没有任何想法,只是神情淡淡的说着李泌的生平。 俊美少年郎幽幽叹了一口气,心想自己需要的不是这个啊! · 【天宝年间,隐居嵩山的李泌向唐玄宗李隆基献上《复明堂九鼎议》,于是唐玄宗想起李泌的早慧,便召他入朝讲授《老子》。唐玄宗和太子李亨对李泌皆是十分优厚,只是因为李泌曾写诗讥嘲奸臣杨国忠和安禄山等,于是就被贬谪,自觉举世独浊吾独清的李泌干脆就脱离官府,直接再次隐居。】 之前是真的感觉杨国忠和安禄山是忠臣的唐玄宗李隆基:“……” 本来就觉得杨国忠和安禄山是奸臣的太子,现在唐肃宗的李亨哼哼两声,觉得自己眼光还是很独到的,至少比太上皇要好得多。 还是李泌:修仙修仙修仙!他要长生不死! ·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李隆基仓皇从长安逃亡,而太子李亨则是在灵武即位。当李亨即位后,便派人四处寻找李泌,恰好李泌也抵达灵武,正好就能和唐肃宗商讨当前的时局,而李泌自然是详细分析当时天下大势和大唐成败的关键所在。】 【唐肃宗李亨很是高兴,于是就要给李泌授予官职,但李泌自称山人,坚决推辞,最后无奈之下就以宾客的身份随从,唐肃宗也只能授予李泌银青光禄大夫的散职。】 【每每遇到疑难问题,唐肃宗都会跟李泌商量,并称李泌韦先生而不称名。】 【此时的李泌已经不吃荤食,当唐肃宗偶尔找李泌吃食,亦不吃荤食,于是唐肃宗亲自烧两颗梨请李泌食用。】 原本还因为皇帝不给他们烧梨而嫉妒心一起的三位李氏王听到这个事情,赶紧就擦擦额头的汗水,庆幸神仙没有让他们出场。 唐肃宗李亨:神仙果然就是无所不知,居然还知道他给李公烧梨的事情,早知道神仙会说到此事,他就亲手多烧些东西,就两颗梨总显得朕不够礼贤下士。 【李泌入朝议论国事,从制书文诰到将相升迁,无所不预,史称其权逾宰相。而且每每外出,李泌都能陪同唐肃宗车架,备受宠信。】 【若是唐肃宗李亨身边都是像李泌这样有才能的忠臣,那中唐再复盛唐之景自然就是如同探囊取物,但是很可惜。】 【自从唐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时起,李泌就一直陪伴在唐肃宗身边,为平叛和治国出谋划策,当时李泌虽然没有身担要职,却权逾宰相。也就是因为这种和皇帝极为亲近的关系,招惹权臣崔圆和李辅国的猜疑忌惮,经常会在唐肃宗耳边进谗言,意图除掉李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