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豆腐店的区二娘已经在小店里忙了一个早晨,担捅里的豆腐花已经见了底,掌柜区二正把早上做的新鲜豆腐摆出来,小伙计里外忙着收拾食客走后余下的食物残迹,擦拭小店里外的桌凳。 那三个短衣汉子便是在这时候上门的。 区二娘自认是阅人无数,只需扫上一眼,便能说出那人的家境出身,甚至性格学问,脾气秉性等等,但今天来的这三人却是让区二娘着实多瞅了几眼。 这三个汉子俱都是着了一身粗布短衣,头发随意在脑后扎了发髻。当先一个年龄最大,有四十几岁,面白无须,阴沉着一张脸,眉眼间有着一股阴森之气,让人看了便心下发虚,没搭话便惧了三分。 随后一个最先在一张方桌前坐下,拍了下桌子,高声道:“卖家快些上三碗豆腐脑,多放辣子汁,多放蒜泥”。这人三十岁出头,一张胖脸像个弥勒,两个肿肿的眼泡里裹着两个溜溜的眼珠活活的四下咂摸,模样像个土地主,做派却又似个行脚商人。 最后一人却是年轻,看来二十岁出头,瘦巴干小的个子,垂身立在一旁,像个随行的仆人,但穿着却又和另外两人无异。 区二娘边笑边招呼着过来:“呦,三位大爷今儿来的可是时候,再晚些咱家便没了早上的吃食了。看三位爷面生,是头一次来吧。莫看我这小摊子是不入流的吃食,咱这京城里的显贵高官可也来过不少,吃过一次便都成了店里的常客,您三位若吃着好,便也常来,这东西只能吃个热乎,若是往家里送,便少了味儿了。” 区二娘嘴上说着,手里不闲着,已经盛好了三碗豆腐,点了蒜泥酱汁、撒了辣子香菜亲自端到三人面前的方桌上。 掌柜区二笑骂道:“三位爷别听我这娘们瞎咧咧,当官的哪里会来我们这寒酸地儿。” 区二娘白了区二一眼道:“你敢说领皇家银子的常爷不是早巴巴的来?” “他一个看城门的,算什么显贵”。区二爷咧嘴一笑便露出了满嘴的黑牙根。 “看城门的怎么了,那也是公家的差事,总也比你个做豆腐的强”。区二娘像是着了恼。区二爷便嘴里叨咕着,走进后厨去了。 那领头的汉子阴沉着脸,眉头紧皱,对这些市井闲话颇有些不耐烦。 那胖弥勒怕这两口子就此没完没了的吵下去便笑道:“吃得好,自是常来。” 那阴沉脸对区二娘道:“再扎二斤豆皮,二斤豆干,带走。” “好嘞,给三位爷包上。”区二娘朝伙计喊了一声。 当日是个大晴天,初升的日头斜挂在碧蓝的天上。晨雾早已散去,街上行人渐多。东城门外官道两旁成排的高大杨树已经有了秋意,多少给人一些萧瑟之感。微风中却夹杂了一些树木的甜香。 官道上人来人往,繁华起来。区二娘望着三人远去的背影,念念道:“这三位爷像是做什么的,真是看不出,难不成是朝廷里的官人微服私访。” 一旁的掌柜区二道:“你别闲操心了,赶着把今儿的活做了吧,东城的马善人家有红事,早定了六十斤豆干,六十斤豆皮呢?” 区二娘不耐烦道:“知道呢,少念叨了。” 出了京城的东门,沿着官道一直走,有半柱香的功夫,便能看到道边一处骡马市场。胡跌儿站在路边,看着佟老大和敖胖子从集市中牵出三匹驽马来,佟老大阴沉着脸,敖胖子却是满面笑意。 晚上住店时,胡跌儿才听敖胖子说起买马趣事。 按马市的规矩,佟老大与那马贩子两个的衣袖合在一起,两只手在笼着的袖子里比价,两人点头摇头的比了有时,却也没有谈拢。 敖胖子笑着伸出手来与那半闭着眼睛的马贩子笼起袖子谈价。那马贩子握住敖胖子的出价,摇了摇头,忽地感觉手掌被对方猛地反手握住,那手掌中不知何时多了一件物件。半闭的眼睛忽地睁开,继而面露惊惧之色。那价格竟是很快谈拢,原是不肯的低价竟也认了。 胡跌儿满脸好奇的等着敖胖子说出他的“秘诀”,敖胖子却是不紧不慢地“嘿嘿”笑着从口袋里摸出一块方正的散碎银子,放在手心里给胡跌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