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外,灞上大营。 余人彦以兵马围住长安之后,并没有急着攻打,就只是围着,和对面比谁的性子稳。 一转眼,三天过去。 自大军南下,到围困长安,再到今日,余人彦陆续收到了许多长安城中传出来的书信,都是辽国朝堂上文武大臣所写。 普通的小官,小将,没有实权的虚衔官,都是跟着派系老大走。 还不够资格给马上就要君临关中的余皇帝写信。 这些书信有的写的露骨,有的写的含蓄,不过中心思想是一样的。 那就是只要条件合适,可以保留他们现在的地位,自己这条命,以后就卖给余皇帝了。 同理,只要余皇帝肯接纳,他们不光愿意卖命,捎带手把那位三岁天子耶律延禧卖了也完全不成问题。 刚放下一封长安送来的投诚书信,由屯就带着两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军官从帐外进来。 “大帅,从各军补充到亲军营的将士都已经入营,一应衣甲军械也都已调拨完毕。” 余人彦的直属亲军营以前有八百多人,非战时,由三个监察都虞候轮流负责指挥。 八百多的亲兵,放在以前是够用的。 不过如今余人彦行市见长,眼看那张龙椅已经在向他招手了,八百多人的亲兵队伍,此时就显得有些单薄了。 于是余人彦在前日下令,从各军中选拔精锐将士充入亲军营,将亲军营的人数增加到一千五百人。 由十名辟邪剑客组成的贴身卫队也急需扩充,不过由于事出紧急,来不及向老爹讨要其他辟邪剑客,只能暂时作罢。 亲军营原本有三个监察都虞候。 分别是代表八旗一方的瓜尔佳应虎,代表索伦一方的由屯,还有基本上就是挂个名,不怎么处理军务的卓不凡。 翠绿华虽然武功不错,不过毕竟是女流之辈,任军职不方便。 所以平时崔绿华主要是管着十名辟邪剑客组成的贴身卫队。 大家构造上差不多,也不怕擦枪走火。 这次亲军营扩军近七百人,兵多了,官自然也就多了。 相应的,监察都虞侯的位子也跟着一起扩编了。 从原本的三个,变成了五个。 新加入的两个监察都虞候,就是跟在由屯身后的两人。 一个叫杨仲武,其人颇有勇力,是余人彦打凤翔时主动投的军,算是嫡系加老资格。 其人原是亲军营里的一个旅帅,这次亲军营扩编,力压一众同袍,强势上位。 对历史纯粹只是爱好程度的余人彦不知道,这个杨仲武在其原本的历史上,还是个混得不错的人物。 相比于名声不大的杨仲武,另一个新任监察都虞候,就要有名一些了。 此人名叫郭禄大,是一路上收降的州县军中出身的军官。 这一路上收降的州县军太多,基层小军官就更多了。 郭禄大家世不显,官爵不高,像他这样的,降军里一抓一大把,余人彦自然注意不到他。 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 之前追击耶律齐的归圣军时,郭禄大靠着一手骑射连珠箭的本事,入得余人彦法眼。 再加上对郭禄大的名字有点耳熟,余人彦在心中记住了这个人。 不过郭禄大之所以能被余人彦看重,收纳入亲军,还一步登天,当上监察都虞候,除了其一身骑射本事,以及名字听着耳熟以外,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郭禄大背后有个比他更有名,而且一身武勇本领更胜他一筹的男人。 那就是他的弟弟,郭虾蟆。 其人又名,郭蛤蟆。 有意扩编亲军营之后,余人彦想到之前郭禄大的一手骑射连珠箭,决定将他调到亲军营,当个队率。 当初成立亲军营的时候,疑心病不输曹老板的余人彦曾立下规矩。 凡入亲军营任队率,及队率以上军职者,都要考察其身份履历,然后以书面形式上报于他,以免亲军营混入其他势力的细作。 看郭禄大身份履历的时候,上面写着郭禄大还有个弟弟也在军中,顺便看了一眼,没想到,郭禄大的弟弟竟然是郭蛤蟆。 就算余人彦的历史知识再是半吊子水,可对郭蛤蟆这个名字,也还是知道的。 知道手下有郭蛤蟆这尊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