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杨彩霞就敲门走进了包间。
“您好,我是杨建军的妹妹,杨彩霞。”杨彩霞微笑着,伸出手。
邓主任礼貌地握了几下:“你哥哥说这次的事情,主要是你的主意。果然时代不同,女孩子们也有主见了。”
“那也得邓主任愿意给他机会。”杨彩霞客气地说。
“那,不妨碍你们。我去让厨房整点好吃的。”赵爱国出去了。
正好迎面碰上赵华洋,赵爱国打趣地说:“小赵,有本事啊。”
这话说得赵华洋一头雾水,也没细想走进了包间。
事情进展得很顺利,水产公司的邓主任人很爽快,并没有怎么为难。
“小赵,我只想问你一件事情。你个人怎么保证稳定供货?”邓主任问。
“我打算动员我们村里人。”赵华洋说,“现在不是农忙,村民们都有空。”
邓主任点点头,放下心来。
“我去纺织厂食堂看过你收的黄鳝,只要你能拿来同样的品级。我就按照同样的价钱收购。”
“三毛一斤?”赵华洋有些难以相信,一般来说量大的话,对方都会压价。
“当然。”邓主任回答,“后天上午送到我们公司,每周我给你结一次钱。”
和邓主任聊完,赵华洋照样载着杨彩霞回去。
“哎,你居然这么厉害,会做这么好吃的甜品。”杨彩霞还在回味着刚刚饭桌上的甜品。
“我还会做一道甜汤,就看你给不给我机会。”赵华洋说。
“你做好了,我就喝咯。”杨彩霞回答。
赵华洋停下自行车,回过头来正经的说:“你们纺织厂的小广场呢我已经看见有人摆摊了。”
“我觉得在那里卖枸杞梨子甜汤很好。”
“枸杞梨子?这有什么说头吗?”杨彩霞不解地问。
“郑宁父亲的肺出了问题应该不是偶然。肺部问题是纺织工人很有可能会得的职业病。”赵华洋解释。
“梨子、枸杞都有润肺的作用。很适合纺织厂的工人。装甜汤的锅子和材料我也准备好了。”
杨彩霞听着赵华洋的话,眼睛渐渐亮起来,面前的男人比她想得还要厉害。
“那你自己去纺织厂摆摊就可以啦。”杨彩霞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
“我不是纺织厂的工人,没有资格在那边摆摊。你就不一样了。”赵华洋说。
“而且,你也一直对于经济很感兴趣。”
赵华洋说:“实践出真知,这次是个不错的机会。”
“这件事情你告诉我,肯定不是免费的吧?”杨彩霞问。
“嘿嘿,”赵华洋笑了,“以后,你们纺织厂的货我希望能考虑我来代售。”
杨彩霞睁大了眼睛,赵华洋居然想买国营大厂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