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老的话,令路小风心动了。
他只听过杜甫所言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没想到这个世界,竟然还有这种专门的文道。
“那这种道岂不是最强的文道?”
“确实可以这么说,但这种天赋的领悟实在太难,很多人都在此道的塑像前,领悟多年没有效果,最后只能转战他道。”
“走吧,你去参悟就知道了。”
徐长老带着路小风来到村子最边缘的一处塑像。
果然如他所说,这座塑像前,不仅没有其他塑像一样,坐满了参悟的人,而是根本没有人在此参悟。
“最强之道竟然无人参悟。”
“小友你就在此参悟吧,你有文气,也更容易参悟,将文气引出体外,融入塑像之中。”
“还请长老助我,我的文气与穴位融合,很难引出。”
“好。”
徐长老,激发出自己的文气,刺激到了路小风体内的文气,终于将文气引出体外。
“你先在此修炼吧,只要不收回这文气,就可继续参悟,明日我再来助你。”
塑像前只剩下路小风一个人。
他按照徐长老所说的方法,将文气融入塑像。
塑像也回应地散发出一股力量将路小风包围。
他的精神也在此时完全融入其中。
在这样的过程中,他好像来到了一个讲道场,道场之上一位白发老者正在向台下的士子讲述着他的观点。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若是专修一道,虽然可以修炼出文气,但过于拘泥,万事万物皆可为师,不拘泥于年龄,身份,成就,将一切可学之物视为自己的师父,才能做到通达。”
“有了疑问便去寻找答案,有了困惑便去解决,保持自己的向学之心。”
在这个场景里,路小风好像化身为一个求学的士子,在台下,听着老师的讲解,只是无论是周围之人还是台上之人的面貌,他都不能分辨,而只能听到他们的话语。
“宁小友,你可明白了我的意思?”
突然台上的讲授者看向路小风,周围的人们也一同看向了他。
他此时一惊,却没法控制自己的身体。
所有的人的面目都化作诸位圣人之像,一些观点,文章也不断地灌入他的脑海。
“小友,你可知道我为什么能领悟天慧之道,并且为其取名天慧之道?”
“为何?”
“因为我天生,精神力就比别人强大,所以能强行记忆这些圣人的观点文章,其实并没有圣人指点我,做文章。”
“只是我将这些强行记忆在脑海中,现在我将这些知识记忆,馈赠给你,希望你能好好运用。”
“至于,为什么没有徐家的人,继承我的天赋,那是因为他们的精神力不够强大。”
路小风也不知道怎么称呼讲道人,究竟是前辈的残魂或者是残留的意识体。
不过在知识灌注结束后,这些意识便消散了。
“领悟完了?”
不仅是徐长老,童秀才和其他一些不认识的人都聚集在了路小风的周围。
“怎么了?徐长老你不是先离开了么?”
“宁小友,你可知道已经过了多久?”
“多久?”
“已经过了整整七天,你在塑像前领悟了七天,而且还不断有文气从塑像中进入到你的身体里。”
“直到塑像破裂,你才醒了过来。”
路小风看过去,果然原本塑像的位置只剩下一抔黄土。
他的体内的十处大穴,还有几处筑基期的穴位都被文气所占。
“哎,这下小友和咱们徐家是脱不了干系了。”
原本若是只领悟一道,或者两道文气,徐长老还能借着名誉长老的由头,向祖师们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