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些银子,路小风可以进行下一步行动了。
他出了城,搭了一辆牛车,来到了沧州府。
沧州府是清水县的上级州府。
在清水县,学生们或许只有通过何先生这一条路,才能得到推荐,但沧州府的机会便多了很多,这里汇集了很多童生,秀才。
他的目的就是在这里找到推荐自己童生考试的人。
他来到书馆和书肆,开始向老板和一些文人了解起来。
打听了一阵,他发现了自己的目标。
童秀才。
童秀才,家境不是很好,也是一个苦毒之人,考了很多年才考上秀才,虽然考上了秀才,但是后来多次参加进士考试都名落孙山。
一个童生,若是愿意不再晋升,当个教书先生倒是很好的选择,但是一位秀才。
秀才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半只脚踏入了官场。
很少有秀才开书馆教书,更多的则是选择在官府里,当个不入品的小官,虽然职位很低,但也可以靠资历慢慢晋升。
这位童秀才,刚考上秀才的时候,很多人来家里送礼,但是他没有选择进入官府,而是继续考试,所以近年来也没人关注了。
人们往往可以在你成功后,都在祝贺你,而你默默无名之时,却很少有人关注。
他的目标是入仕当官,不是当一个小官吏,而是考中进士,成为大官。
了解到这些,路小风,决定前去拜访一番。
当然想获得这种人的认同,仅仅送钱是不够的,还要认同他,或者说是获得他的认同。
于是,路小风写了一张拜帖。
里面写的是,详细描写了自己原身宁承安的经历,当然经过了自己的简单加工,和实际有些出入。
‘原本父母在世时,何先生答应了推荐他,后来自己父母过世,便没有了倚仗。
再写上自己对仕途的渴望和决心,希望童秀才可以推荐自己参加童生考试。
最后,写出自己觉得,与其将父母留下的钱,送给何先生那样一个,放弃了晋升的人,还不如,奉送给童秀才,这种,为了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的人,并附上了一百两银票。’
在门口等了一会儿,便有人将他带了进去。
童秀才正在书房看书,路小风便打起招呼来。
“童先生,晚生宁承安,见过先生。”
说着深深鞠了一躬。
童秀才缓缓转过头来。
“你的信我看了,礼金我也收下了,不过一张推荐信而已,我写给你。”
说着就顺手写了一张推荐信,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只是不知,你如今书学的如何了,没有人教你,你能否顺利通过童生试”
路小风,原本还担心童秀才不收钱,看来他倒是痛快,还担心自己没有继续在教馆学习,是否能通过考试。
“先生,一个小小的童生试,对我来说,并不难,而且何先生虽然曾教授于我,但我自己认为自己的文采并不低于他。”
说着路小风,又说出了自己所改写的“腾䮺一跃,不能十步,骈马十驾,功在不舍。”的文章。
“好,好,有志气,希望你能顺利考上童生。”
童秀才原本还想说,让路小风不要好高骛远,自己也是屡败屡战,坚持了很多年,此时听到了路小风的这篇文章,倒是对他颇有好感。
“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你这篇文章很好,更是深得我意。”
“多谢先生能够认同,若是县里的何先生,多半会觉得我天赋差,就算再怎么努力,想要考上童生就是天方夜谭。”
“天赋和努力同样重要,他那等考上童生便放弃了考试,去开馆赚钱的人,我虽然不反对,但也不是很认同。”
“若是何先生有先生您的志向,可能早就不是一个小小的童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