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我在七九帮全村成就万元户> 第 26章 分田到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6章 分田到户(2 / 3)

给她解决工作,两夫妻天天吵架打架。

效果果然出来了,陈不凡找到儿子,总不能让你哥真的离婚吧,你看把你嫂子安排在哪个厂里合适。

她农活又干不好,又不去干。一天天吵架丢死人了,有个工作做也免得他们天天吵架让人看笑话。

现在陈松都成反面教材了,老人教育孩子都说以后挑媳妇一定不能找学历比自己高的。

否则那陈松就是榜样,看他媳妇一天吧啦吧啦的,骄傲得像只孔雀,嘴里说出来的不是些阴阳怪气,就是些讽刺打击人的,挖苦人的尖酸刻薄话。

队里的几个厂里陈圣是不会让她去的,免得她作妖,以后不好处理。

为免以后麻烦,陈圣无奈,跑去镇里托人约了纺织厂厂长,以一台十八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换了一个纺织厂生产文员的的工作。

现在的十八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在农民眼里可是天价,不但电视机票搞不到,光是价格扰让一般人望而却步。

买这样一台电视机差不多可以在农村修两套房子了。

陈圣怕换流水线一线作业的工人工作她作妖不去,因此换了这个办公室生产文员的工作。

真是便宜她了,看来会作的人还是收获大啊!这不就得了个办公室文员的工作。

而陈圣的亲二姐不争不抢,默默下地干活,有空则砍柴担水做家务。陈不凡就从没想过给二女儿找个工作。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世间的无奈不公莫过于此。

宗小琴虽然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但镇纺织厂也不错。三百多人的大厂,比乡下这几个厂大多了。

关键是国营厂,是铁饭碗。上班第二天,李松就来家里推走了陈圣的永久牌自行车。

理由是镇上纺织厂有十里地,来回不方便,反正家里自行车没怎么骑。就来推走了,陈圣还是晚上回家吃饭时听陈妈提了一嘴。

陈圣当时也没说什么,只是决定过年时请几位长辈过来,一定要把家彻彻底底的分清楚,必须写在纸上。否则以后没完没了岂不是烦死个人。

忽然有一天,收音机里播放了一个重大消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于前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去年获得了巨大成功,第一批签了保证书的村民承包土地实行包干到户包产到户。

具体内容有三条,一是分田到付,二是不再遵守,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出事,村民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周岁。

各承包户向国家缴纳农业税销售活动产品,以及向集体上交公积金,公积金等公共停留,其余产品全部归农民自己所有。定产量,定投资,定公分,超常规,自己减产赔偿。

在金秋十月小岗村打谷场上一片金黄,经统计去年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几乎一夜之间,所有的乡镇村庄都在讨论这个包干到户承包责任制,大锅饭吃了好些年了,饿不死,但也是真的,吃不饱吃不好啊。

元旦过后,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进了贵州山区。大队支书周文书去公社开会回来,召集各生产队队长开会。

牛场整个片区公社将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分田到户。

往后不再是吃大锅饭了,分田到产,每户自己单干,收获的粮食除了上交公粮外,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往后,土地还是国家的,但一切耕种全部都是自己负责。

收多收少都是自己的事,这消息传开,以前勤劳肯干,吃苦耐劳干活又好的人都很高兴。

这下可以拼命干了,不用被那些个偷奸耍滑的懒鬼占便宜了,真好。

而以往磨洋工的则明白,以后没法躲懒了。自己以后也只得咬牙老实干了,否则你哄庄稼,庄稼也会哄你呀。

各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丈量田土的行动,由于会计都在几个厂里忙,陈圣提议让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