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数。
那些想要回家的俘虏,一部分选择了类似于凌卿辞之前的办法,绕了远路从其他城池的交界线入城;还有一部分则选择跟在颐军后方等着入城。
后有史册记载:
【燕阳长公主亲征岭南,与岭南军隔江相持十五日。以不变应万变,以少胜多,仅折八百余人而渡江,遂兵临城下。】
——《颐书·镇国燕阳公主列传》
......
为什么先前虞景抗命渡江时折损的那三百多人,没有被载入史册?
这是因为——
一路赶往京城,急着为朝廷送上第一份战报的那位士兵,突然被一辆看似是寻常人家的马车给拦住了。
“小爷手上的是要送往朝廷的战报!!”
士兵拔刀,一副骂骂咧咧地模样,“敢拦小爷,不想要命了是不是?!”
不料,驾驭马车的车夫不为所动,乐呵呵地把双手抱在胸前,就这么停了下来。
于此同时,一道沉冷平静的嗓音从马车上方传出,“朕的命,你也敢要?”
“太......太上皇?”
士兵闻声一怔,双腿下意识地发软,“您在这里?”
马车的车帘缓缓掀开,男人发冠高束,颀长的身姿映入眼帘。
这便是当年那位权倾朝野的暴戾权臣,也是后来登基,和韵阳长公主共同执政、稳住大颐江山的一代君王——
晏辞。
如今的他,是陪着韵阳长公主云游四海的太上皇。
他心甘情愿当了她的裙下臣,一生只对她一人俯首称臣,哪怕后来登上了帝位,也依旧如此,十年如一日。
士兵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小人不知是太上皇和韵阳长公主!多有冒犯,还请......”
然而晏辞对他的命不感兴趣,只是睨了他一眼,“把战报给朕就好,回去吧。”
“那......陛下那边,小人该要怎么交代?”
“朕让你回去,没让你进京。”
晏辞轻嗤一声,转身便回了马车,“世上就没有这份战报,自然就无需进京交代,你可明白?”
“阿辞,别吓人了。”
一道柔和清亮的女声从马车里边响起,唤住了晏辞,而后朝外面的小兵吩咐道:
“你自个儿算着日子回去就好。切记,不得跟任何人透露本宫和太上皇的行踪。”
......
晏辞上车后,那份战报随即就落到了车中女子的手上。
“阿辞......”凌愿欣看着战报,若有所思抿着唇,“我们的小公主,好像故意干了点坏事。”
“娆儿做的是对的。”晏辞轻笑,“换做是臣,臣也会这么做。”
“行了~知道她性子像你,哪里都像你。”
凌愿欣眺望着南方,托了托腮:
“出来玩了这么久,倒是好久没见过她了,也不知她第一次带着虞家军的兵马出征,会不会碰上许多不如意的事情。”
“要不......臣陪着愿愿,悄悄过去璟州或者岭南那边?”
晏辞突然拉着她的手,盈切提议道:“有臣护着你,这一次,我们一起去好好地看一看......我们的卿辞。”
前年,十五岁的凌卿辞第一次主动请缨,带兵镇压山匪;但那时他们帝后二人忙于朝政,未能亲眼看着最疼爱的女儿建功立业,有些遗憾。
如今他们功成身退了,可算有机会了。
凌愿欣眸子里迅速映染了惊喜的光泽。
她点了点头,攥紧了夫君的手,“好呀,去璟州。”
————————————
(终于把我上本书的梦幻联动给写过来了!我真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