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我和小妹现在就去隔壁婶娘家讨一点回来。”
说罢,二人已经回屋挎了个篮子出来。
讨饭吃的活计,姐妹几个在原主的精心栽培下,早已是这个家里的家常便饭。遇到心肠好的婶娘会施舍她们一些,遇到心肠狠些的,她们可能一天都讨不来半碗米。
看到两个孩子轻车熟路的模样,朱娴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扎了一样疼。
她上前拦住两个孩子,拿下她们手中的篮子,略有些冰凉的手掌在她们发间轻轻揉了揉,温柔的说道:“阿妈的小乖乖,以后阿妈给你们做饭吃,咱们不去麻烦婶娘她们了。”
既来之,则安之,朱娴想通后已经把自己代入了原主的角色,决定当好这个后妈,将几个孩子抚养长大。
忽地,她想起什么,把手中的篮子放到地上,连忙问道:“你们大姐呢?”
“大姐……大姐她……被大伯娘带去罗小华家吃酒去了。”金发女孩颤颤道,“大姐说了,她会给我们带好吃的,阿妈不要着急,大姐马上就回来了。”
罗小华?
不就是仨孩子大伯娘,娘家的侄子吗?
朱娴的脑中又多了些记忆,立马把两孩子抱进屋里,“你们在家乖乖的,阿妈去把大姐找回来。”
周家母女住的是土墙砌的茅草屋,屋前堆着一个两人高的干草垛,泥场上被风吹的到处都是干草,放眼望去,一片狼藉。
此时已是寒冬腊月,艳阳高高挂在空中,却不见一丝暖意。
朱娴担心大闺女,拢了拢身上打满补丁的破旧棉袄,拔腿就往村头跑。
她所在的芦西村地处偏僻的小乡村,依山傍水,风景倒是怡人,就是离镇上较远,加上交通不发达,直接影响了整个村子里的经济。
打小吸着雾霾长大的朱娴,来不及欣赏这里原生态的风景,按照脑中的记忆,不出十分钟,就来到了村头的罗家。
罗家世代都是种地的庄稼人,老实本分了几代,不知怎地,到了罗小华这一辈,竟然生了个痴儿。
眼看着罗小华快十八岁了,智商连个两岁的孩童都不如,只会说些简单的叠字,生活自理能力更是一点没有,所有的吃喝拉撒都需要有人在旁边帮忙。
在芦西村,男孩子十八岁基本就可以成家了,罗家人也有了这心思,可一个痴儿到哪里去娶妻,于是把主意打到了刚满十岁的周家大闺女周璇的身上。
童养媳?
真是可笑!
连她这个当后妈的都不知会一声,就悄悄地把孩子带过来,办起了订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