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提出几个都被松元青否定,皇帝不开心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爱卿,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看皇帝眼神开始变得危险,尚书令急忙解释:“呵呵陛下莫急,老臣也是突然才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皇帝:“爱卿,孤附耳在此,希望真的能听到一个好主意。”
松元青赶紧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陛下可还曾记得,五十六年前长文省进献的那块美玉?”
长文省,美玉。
这两个词让皇帝陷入了沉思。
他的第一反应是,不行!
那块玉所承载的意义重大,绝不能交给现在的李听白。万一失了手,大唐可能再也找不出第二块合适的了。
到底是一块什么玉,会让康平皇帝如此坚决的否定呢?
很简单,因为这块玉是给传国玉玺准备的。
自秦始皇一统六国,命人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的玉玺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的信物后,传国玉玺就一直作为了中华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
虽然秦二世而亡让“既寿永昌”显得不是那么让人信服,可历代帝王依旧视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
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代表着气数已尽。
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无不被世人讥讽为“白版皇帝”,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传国玉玺,国之重器也。
每一个有志于天下的势力领袖,无不对传国玉玺你争我夺,新唐也不例外。
说起来大唐最开始也是没有得到传国玉玺的。
唐灭隋后,前隋伪帝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太宗李世民无奈,只得刻受命宝、定命宝等数方玉玺来治理国家。
直到贞观四年,大将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前隋伪帝这才带着玉玺从突厥返归中原,让传国玉玺重归于唐,为大唐补足了法理上的最后一环。
到了前唐末期,君王失德,人心尽散,义军四起。天下大乱中,传国玉玺屡易其主,一度销声匿迹。
好在大唐终究气数未尽,机缘巧合下传国玉玺被武宗陛下得到了。
当年武宗陛下正是在得到传国玉玺后,才一下子和其他诸侯势力拉开了差距,使得天下归心,百姓无不相信天命在唐,能臣猛将竞相来投,实力大增。
最终手持玺印,在前唐的废墟上建立起了如今的新唐。
美中不足的是,传国玉玺也在战乱中受到了严重破损。
这次可不同于王莽篡汉时缺其一角那么简单,由于火器逐渐普及,导致传国玉玺受到的损伤比之前更加严重。
万幸还能保持基本完整,修复后得以复原全貌,但依旧让世人扼腕叹息,认为这样残破的传国玉玺已经不足以代表王朝正统了。
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重制传国玉玺的呼声出现了。
一开始并没有人将其当成一回事,实在是因为传国玉玺用的材料和氏璧太珍贵了,和氏璧本身的构成导致其很难出现高品质的个体,天底下再也没有发现第二块能媲美的和氏璧。
因此人们也就只是说说罢了。
什么,你说可以换成其他种类的玉石?
呵呵,看看历史上那些曾经造过假的帝王吧,那个不是成为了史书上记载的笑料,供后人批判?
千百年来,和氏璧和传国玺,早就牢牢的画上了等号,换成其他的玉石,天下谁人会认?
然而谁能想到,五十六年前真的在文长省发现了第二块无论是体积还是品质都完全不逊色的和氏璧。
这下终于不再是口头说说了,第二块和氏璧的现世,为重刻传国玉玺的想法提供了物质基础。
康平皇帝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也知道那时候的新唐几乎是举国沸腾,各种呼声不绝于耳,争论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今年阅兵异象。
所有人都认为第二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