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每日贾琏是国子监,张府,贾家三点一线。城一锅的生意过了三天后逐渐步入了正轨,还以为三天促销后生意会回落,谁知麻辣火锅口口相传,许多人慕名而来,生意不降反升。每日可算日进斗金,喜坏了薛潘和刘掌柜。
城一锅火锅店不用王曦操心后,王曦每日在家除了哄巧姐外,就是去黛玉和三春处转转。黛玉在林嬷嬷的教导下,也不再悲伤春秋,每日去给贾母请安后就在翠缕院过自己的小日子。王曦的日子过得这个悠哉悠哉。眼看再有半个月就要过年了,这一日王曦抱着巧姐正在整理自己的嫁妆,想着看看有什么合适巧姐戴的首饰。也想着快过年了找几件给黛玉和三春送去。这时平儿进来和她说道。
“奶奶,周嫂子来了,”
周瑞家的进来后说到“二奶奶,前边来了一个老太太,是咱们王家原来的远亲,以前他家老太爷和咱们王家老太爷在一起做过官,后来家道中落,慢慢就联系少了,今日刘姥姥来到这,二太太正忙着忙着呢,没时间,麻烦二奶奶去见见。看看她有什么事。”
王曦想着刘姥姥终于来了。这可是巧姐的恩人,必须好好招待。但是嘴里却说
“周姐姐,我年纪轻,不知道咱们这些老亲,不知道二太太的意思是……”
什么忙着呢,还不是觉得是个打秋风的亲戚,不愿意见,想让她去处理。
“二太太的意思是刘姥姥是奔着咱们国公府来的,咱们可不能寒了这些老亲的心,让二奶奶看看她们有什么困难,能帮的就帮一把。”
“那我就明白了,你回去告诉姑妈,让她放心。我知道怎么办。”
周瑞家的说完就走了,去给王夫人回话。王曦让小红去门房把刘姥姥请到金玉堂,特意嘱咐不可以怠慢了。还让平儿交代丫鬟去厨房拿些上好的点心,蜜饯摆上,就在金玉堂等着刘姥姥进来。
一会儿只见小红领着一位老太太进来,后边跟着一个5.6岁的小男孩,只见二人穿着一身旧衣服,,虽然没有补丁,但也洗的发白,尤其是小男孩身上的棉衣明显是大人的衣服改的。衣服虽旧,但洗的干干净净,小男孩头发也用木簪别的整整齐齐。进的屋来只刚进屋时左右瞧了一下,就老老实实跟在了刘姥姥身后。
进来后刘姥姥慌忙拉着外孙子板儿跪下磕头。王曦急忙迎过去扶了起来。
“姥姥别多礼,您是长辈,哪能跪我呀,快坐下。”
“奶奶是贵人,受得起。”刘姥姥惶恐的开口。
“什么贵人,贱人的,都是一张嘴,两个眼,没区别”
嘻嘻,板儿听着这话捂着嘴笑出了声。
“乡下孩子不懂事,奶奶勿怪。”刘姥姥拽过板儿来拍了一下。
“小孩子就应该这样,来,让小红带着孩子去吃点点心,咱们娘们聊聊天。”
小红带着板儿去旁边吃点心,板儿见到这些点心,眼睛都不够看了。小红给他拿了一块,他就小口的吃了起来,看起来像个小仓鼠似的。乐的这些丫鬟东倒西歪的。
屋里王曦对着刘姥姥说到,“我年纪轻,好多咱们老亲都不认识了,姥姥勿怪,不知姥姥现在住在哪里,以什么为生。”
“小姥儿我前些年死了丈夫,亏的闺女女婿孝顺,接我住在一起,就住在离京城15里地的东山村,女婿宋狗儿,种这三亩地,闺女瑶娘在家带孩子接一下洗衣服的活计。外孙就是刚才那个孩子,叫板儿,今年6岁。”
喝了一口茶继续说到“这边今年天气寒冷,快过年了,就想着带着板儿来给各位贵人请个安。”刘姥姥搓着双手,不安的回答道。
“是呀,咱们这些老亲就应该经常走动,越走越亲才对。姥姥一早过来还没用饭吧,平儿快去厨房看看,让人准备一桌饭菜过来。”
“不用了,不用了,我们吃过饭来的,”刘姥姥正说着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