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飞起来,才是真的!
如果能买到这样一辆汽车,日常使用都非常的拉风,能邀请朋友一起来体验,也肯定非常的有面子。
这可比体验什么直升机、方程式赛车之类有意思多了!
——
过后两天的舆论都是围绕飞行汽车展开的,仿佛飞行汽车成为了生活的全部,网络热搜霸占了好几条,其他媒体也不断的进行报道。
与此同时,奕星科技内部也在研究着飞行汽车,他们研究的是制造问题,还有个问题存在争议,就是汽车的生产是公司完成,还是进行技术授权,或者是采用其他方式。
这是个发展问题。
奕星科技是以太空探索技术为核心的,公司制造的主要是太空飞船,飞行汽车的技术再高端,也依旧只是民用汽车。
支持技术授权的一派理由很充分,因为封闭太阳能传输发动机技术,就是直接对外授权的。
无限动力公司已经和奕星科技进行拆分,两者并不是同一家公司,有新技术也只是授权,而不是让无限动力公司直接拿去制造生产。
飞行汽车上面有很多最新技术,比如微型反重力技术、微型涡轮发动机技术、变换车轮技术,等等,包括可变车轮都是有专利的。
支持公司自主制造的一派,理由也是非常充分的。
因为,利润。
因为汽车的太阳能传输功率很高,就会受到聚能卫星的限制,制造的数量会非常有限,最少几年之内会受到限制,每一辆汽车的利润高,就代表了最终利润高。
内部会议最后进行了决策,两派都要各退一步,决定公司生产两批汽车,随后就开始售卖几种核心部件,并把其他专利技术进行授权出去。
有实力的车企就可以购买相关的核心部件,并购买专利授权,来生产自己品牌的飞行汽车。
这个做法有一个好处是,可以扩大国外的制造销售数量,因为国外的车企也可以买到部件,也可以拿到授权。
如果是奕星科技单独进行生产制造,要打通国外的销路,就有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当然,飞行汽车的制造数量还是控制在奕星科技手里,因为他们销售的是核心部件,核心部件卖出多少,就能够制造多少辆飞行汽车。
第一批、第二批汽车,还是奕星科技授权合作企业进行生产组装的,上级部门对此已经做了审-批,一年之前可以生产三千辆汽车,他们就可以分两批,第一批500辆,第二批2500辆生产。
这是条件交换下的审-批。
因为飞行汽车的高能耗,就必须发射更多的聚能卫星,哪怕只有三千辆汽车,差不多都要两座聚能卫星供给能源。
所以奕星科技的承诺是,一年内比计划多发射两座聚能卫星。
在做出了决定以后,奕星科技内部组建了飞行汽车部门,专门负责飞行汽车生产、销售以及技术授权等工作。
——
与此同时,赵奕完成了飞行汽车第一阶段的驾驶学习。
他的学习速度还是很快的,主要是因为他对飞行汽车非常的了解,或者说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另外,他也非常的年轻,反应能力也很快,学习速度自然也很快。
接下来就是熟悉掌握,应对各种情况的的操作了。
这需要学习时间积累。
等回到了Z波实验基地,回到理论组的工作地点,赵奕就收到了各种哀怨的眼神,主要就是来自爱德华-威腾和邱成文,近一段时间,飞行汽车就是主要舆论焦点,再加上赵奕去学习驾驶技术,他们自然也会有很多讨论。
爱德华-威腾畅想驾驶飞行汽车,就注意到了交通以及航空部门发出的公告,然后发现自己年龄过大了?
超过五十岁?
“这是谁制定的规则?为什么超过五十岁,就不能驾驶飞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