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姝颔首:“原则上以人口数量来决定。如今新的教育模式,已经可以做到用尽量少的老师,教育更多的学生,所以支出大头在于建学校,后续的负担反而没那么重,一处一处建就行。”
“而且这学堂相当于蒙学,只教基础识字,至于之后参加科举,或者进我另建的高校,那不在公共支出范围。”
这样的话,相当于两年或者三年义务教育,是可以慢慢实现覆盖全县的。
光凭李静姝一人之力搞义务教育那是不现实和不理智的,但凡这种没有实际收益的公益类项目,往往都是需要国家出面组织,因此,李静姝同样需要一个大同联合公司这样的组织。
“最后,如果收益还有截留,那就按照各家份子分红。”
李静姝之所以把大同联合公司拿出一部分股本来招揽更多的乡绅进来,是有多重原因的。
一是团结县里大部分骨干力量,这样以后若是有人敢觊觎,将面对的是整个大同县最有实力的乡绅集团;
二是让这些乡绅多一份县里建设的共同参与感,有利于风气的养成,观念的变革。
后世很多地方是相当团结的,先富的带动村里其他人富裕,然后继续抱团继续壮大,比如潮汕帮。
“至于这公司一开始的项目,我打算是造纸项目,以及农产品加工项目,比如加工我村里人各家各户在养的兔子。”
造纸可不仅仅造一种纸那么简单,纸也是分三六五等的,比如便宜的草纸,比如可以保存几百上千年的宣纸。
李静姝当然没有宣纸的制作工艺,但知道有这一类顶级纸的存在,往这个方向努力就行。
李静姝把内容全部拆开来给大家细细讲解,众人终于明白了这个叫大同联合公司是个怎样的存在了。
相当于一个大型的商社,发展造纸和全县农产品加工项目,今后还会扩大规模和产品种类,收益绝大部分用来反哺全县。
如果李静姝的设想能成功,那么今后大同县人民整体的生活水平和风貌,会大大区别于全国任何一个大中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