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姝伸出手摇了摇:“别不以为然,听我仔细与你们说。”
“诸位可以看看,那些富户大户,老爷们在外打拼,夫人掌家,男人也知道在内宅得维护妻子的尊严和地位,而妻子则操持家事让男人无后顾之忧,这样的家才能真正发达起来。”
“但凡家中不谐,夫妻反目,这样的家再是家大业大,不出三代必定破败。”
李静姝在这里并没有提及像这一类大户人家,正妻主母的日子其实也不顺心,比如她们往往要捏着鼻子打理妻妾的事,还得大度,不能嫉妒,别提有多恶心了。
“诸位再想想,越是穷苦的,家里往往越是鸡飞狗跳。男人在家成天打妻骂女,就算有福神财神在家,也会避而远之,如何能发家?”
这话反而让大家更信服,因为涉及到财神、福神的说法,开口的又是被认为有天上背景的李孺人。
李静姝倒是没意识到,随口入乡随俗地加入了财神福神的说法,反而让百姓们重视起来。
“这家,好比是一辆马车。”
李静姝伸手比划了下,在演讲的时候,配合恰当的手势,能起到加强说服力和吸引人注意的效果。
“家和者,全家齐心协力往一个地方使劲,马车自然跑得快。”
“家中不宁者,人心浮动,各有心思,都往不同的地方使劲,如何让马车行走?”
这种贴地气的比喻,是比较容易让老百姓们接受和理解的,众人若有所思。
“那么如何做到家和?”
李静姝通过这种提问的方式,来引导众人的思考方向。
“夫妻相敬,婆媳和睦,妯娌相好,子女孝顺,兄弟姐妹相亲,谓之家和。”
“这些都是老祖宗们早就总结出来的金科玉律,只不过践行者寥寥无几,因此家和而万事兴的人家,也是少数之人,乡亲们,不可不察啊。”
百姓们觉得李孺人描述得过于理想化了,现实中鸡皮蒜毛的事就容易引起鸡飞狗跳,想家和,太难了。
其实就是穷闹得。
但这样仿佛就进入一个死循环,越闹越穷,越穷越闹,有些能意识到这点的人,想了下,觉得头都大了三圈,感觉无解。
“事情总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