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假,对就是秋假,没有有看错。小时候的乡村并没有什么暑假,当然城市有没有我也不知道。我们是放麦假和秋假。
秋收秋种是极其重要的农事,家里不光是大人,连孩子也是干劲十足,都要参与这一年当中的盛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鸟雀和风雨都是这段时间的大敌,一不留神就会损失很多。尤其是谷子地里,小家雀、云鸡子、野鸡,还有其它我叫不上名字的各色虫鸟,就像开会一样聚在一起饱餐。预防手段也有一些,只是在人与鸟儿的斗智斗勇中越来越不好使,越来越累人。最初扎几个假人,放在田间,效果也不错。
金黄的谷穗低着头在风中摇晃,丰收的气息溢满乡村。许是我们的谷子太香了,引得一些机灵、勇敢的小鸟儿们,开始一点点的靠近假人慢慢试探。过了几年就时常看见,有鸟雀站在假人的肩膀上唱歌。可把大人们气坏了,就带着家里的孩子们带着些破锅盖儿,破铁片儿来到地里一阵敲锣打鼓,惊飞一群。看到鸟儿被惊飞,调皮孩子晓得肚子都快疼了,敲打的也更起劲儿了。
就这样大人继续忙着秋收,一部分孩子们成群结队的敲敲打打。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有趣而神圣的任务:第一是保护了粮食,这个年代粮食依然是很珍贵的;第二是减轻大人的秋收负担,在这个没什么农用机械还不发达的时代,农忙是很耗力气的,多个人分担一点,家里就能轻松些;第三就是这样和小伙伴们在田间敲敲打打、跑来跑去,很让人开心,也像是小孩子的游戏。
这些扑棱扑棱飞来飞去的小鸟儿,有时候还真是是挺聪明的,无论是谷子还是各类果子,它们总是能迅速找出长得最好的那个。这样的天赋技能也算是让我们人类望尘莫及了,至少我们找的没那么快。
收谷子,没别的工具,工农联盟的大镰刀,拿在农民的手里,虎虎生威,一往无前。孩子们敲敲打打,喊得热闹,就像在给将军助阵一样。整个秋收无一处不热闹,无一处不振奋人心。
割下来的谷子要单独放好一来是方便运输,二来也是可以让谷子打出来后更干净一些。把谷子搬到拖拉机或者平车上(有的地方可能叫板车,是一种以其平板部分载货或载人的非机动车辆。《载敬堂集·风习事物记》载:浙南造用之板车,车架两边护栏高尺许,车架底部左右纵木方而粗,前延伸段渐朘稍圆是谓车手,车手前段略内向,以利挽拉。车底中部横一铁轴,左右各着一轮。单人拉直行,上坡或足重时常有一人从车旁助推。)拖拉机还没有完全普及,一个村子里也就那么几户人家有。平车这种环保的非机动车辆还是主流。
把谷子运到场儿(农村里用来给麦子、谷子等脱粒的地方)在打扫干净的地方摆放好,让太阳晒晒,晒的越干越容易脱粒。
晒干后就要开始脱粒了,在牛、驴、骡子或者拖拉机后边拴上石磙(石磙,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脱粒农具,一般由大青石做成,圆柱形,一头大,一头小,两端有洞也就是磙眼,使用时套在特制的木架子。20世纪90年代以前,石磙是农场乡下打谷场上经常见到的一种石器农具)开始碾压谷子,使其脱粒。为了确保谷穗上的谷子全都脱落,在碾压的过程当,要不断的用叉子(叉子是以前农村常见的农用工具,就是一种树木藤条或者钢铁加工出来前边带三股叉的农具,它主要用于晒收庄稼,翻挑农作物上垛)去翻,碾压均匀。碾压好的谷子秆要用叉子挑起来,放在一边。脱出来的谷粒收集成一堆,这样方便扬场儿。用木锹(木质农具,形状如铁锹,里的平锹,木质手柄,锹身为大约长30厘米,宽25厘米的长方形)将谷子粒高高抛起,风会将谷子粒中残留的桔杆儿吹出,让谷粒变得更加干净,当然风不能太大,不然连同谷粒也一起吹散了。把干净的谷子装在麻袋里,就可以运回家了。不过还要注意晾晒,防止发霉变质。
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