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全民领主:我大唐天下无敌> 第67章 冀州一统、制度准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章 冀州一统、制度准备(2 / 2)

煜将手下,所有臣子,都叫了回来。

在座者,不是李煜起家旧臣,就是有才学的名臣,要么便是家族强大之辈。

将他们叫回来,便是为了不久的建国和封赏。

除了臣子,李煜还邀请了兖州的曹操、豫州的张角、幽州的范阳卢氏、并州的北魏和赵郡李氏。

既是彰显国威,又是拉拢盟友。

临朝称制,是建立一个势力的重要话题。

李煜几晚翻来覆去睡不着,哪怕是有甄宓这样的美人在怀,也有种味同嚼蜡之感。

这里国家制度这种事,李煜不能先跟臣子讨论,只能是自己先出一份大纲,再让臣子从上面完善。

毕竟皇帝想要专权,无论是什么,都不能高于皇帝上方。

臣子则想要分权,实现天子垂拱而治,大权操于贤臣之手。

两方,天生就有矛盾,却仍抱有密切的联系,果真是既对立又统一。

李煜最终才想出了一套方案,不算完善,只能边发展,边完善了。

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体系,李煜打算采用行省制,这种制度,至今仍在沿用,可以说,能够缓和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又能做到,居中央而统地方的作用。

军事、监察、行政三权分立,从省到县,每一级都要建立起监察和行政体系。

而军事体系,则像清朝一样,每一到两个省,设立一个总督或者是提督,掌管一地军事。

中央有中央军、地方又要有地方军,非命令,不准调动,否则按照谋反处置。

李煜对明朝的宗王出镇制度颇有好感,虽然被朱棣玩坏了,从其根本上来说,还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

不过要与清朝诸王的制度相结合,让这些王爷参与中央和地方的军权,能者上,庸者下。

但还要掌控好分寸,不然很容易引起像是晋朝那样的八王之乱。

每个王爵,既有中央的政权,又有地方的军权,国家还没有制衡诸王的手段,很容易给自己埋一个大雷。

至于选官制度,李煜倒是没想好,不过却有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就是科举制。

李煜领地内现在的状况,哪怕是把科举开放,这些高门大姓子弟,也多能榜上有名,这一点李煜也更改不了。

科举制从隋炀帝设置进士科开始正式实行,经过唐朝,才逐渐向平民家族开放。

唐王朝中期的牛李党争,就是其中的缩影,牛党多是科举入士,而李党则是门荫入仕,牛党支持藩镇势力,主张科举,李党反对藩镇割据,要求国家统一,反对科举。

也很难说哪一面好。

科举制的先进性,就在于他打开了一个上升的口子,无论在痛苦,希望就在那里。

后宫制度,李煜则打算照搬清朝的后宫制度,给每一个妃子,一个名分,比较出尊贵卑贱。有利于后宫的稳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