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也很大。如果到了那时才说自己不会沙族语,那么想在军中晋升就无从谈起了。
所以,早早学习沙族语是明智之举。
一小部分具有前瞻性和进取心的士兵,便暗中开始学习沙族语言。
于是,在加尔部落附近的烽火台上,士兵不费吹灰之力地便找到了一位沙族话讲得不错的同僚。
他迅速将这位懂沙族话的士兵调集过来,询问卡托等人。
通过一番询问,他们获得了有关敌军的具体信息,随即火速派遣了一名信使,疾驰向贺兰堡传递军情。
在确认了敌人是鹰国人并抢走了加尔部落的所有财物和青壮年牧民后,李远征沉声道:“意思是现在部落里只剩老弱病残,生活还无着落?”
“是啊,我们该如何是好?”报信的士兵也很无奈。
一旁,向明冷硬地回应:“那些沙族毛子们,我们才懒得管他们的死活。”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强烈的敌意,这种情绪在惠阳关的守军中并不罕见,向明显然是那些对沙族持有敌视情绪的人之一。
这也解释了为何县主在最初下令时,坚持由原本的守军来主导后续的防务。
县主深知,要统治沙国全境,就要赢得沙国人民的民心,就必须要让沙族平民看到如今的仁政,感受到带来的益处。
而这一切的关键,都落在了这些守军的肩上。
在边陲小镇的日常生活中,李远征和他的部下们是与沙族人直接打交道的主要人员。
他们的言行,代表着县主,因此在处理与沙族人的关系时,他们必须格外小心,谨言慎行。
“这也是县主的意思,”李远征坚定地说,“只要沙族人接受统治,我们就应该像对待中原的百姓一样,给予他们关爱和保护。”
李远征是县主的忠实追随者,他亲眼见证了县主如何从一个不起眼的青阳府发展壮大,成为如今掌控辽阔疆土的领导者。
当薛杉杉首次提出接纳沙族人的政策时,李远征是最早无条件支持的一批人,他现在决心要将这一政策执行到底。
向明不满地讽刺道:“难道我们要像对待中原的老百姓一样,给他们提供食物,安抚他们吗?”
“正应如此。”李远征闻言,眉头紧皱,声音变得严厉起来:“向副将,不管沙族人过去如何,他们现在既然成为了县主的子民,我们就应该保护他们,就像保护我们自己的百姓一样。”
向明显得愤怒和不解:“要把我们的军粮分配给那些沙族人,我不服!”
李远征看出向明的抵触情绪,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扭转他的观念。
尽管目前与各部落的直接接触主要由县主的士兵负责,但作为惠阳关的守军,他们迟早会与沙族人有更多的互动。
他绝不能让向明这样的态度影响到县主的大计。
他不仅要确保县主的政策得到执行,还要让部下们理解,他们的行为对于维护边疆和谐至关重要。
“向副将,县主曾经说过,即便我们战胜了沙国,消灭了沙族人,下一个沙国也会随之诞生,继续侵扰中原。要想真正终结战争,唯一的办法就是民族融合,让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接受中原的文化,融入我们的大家庭!”
“作为胜利者,作为未来这片土地的主导者,我们应该拥有宽宏大量的胸怀,主动向他们展示我们的善意。这样,他们才会忠心耿耿地跟随县主,帮助我们彻底巩固这片土地的统治。”
“我们发动战争,并非为了杀人,而是为了追求持久的和平。你明白这其中的区别吗?”
李远征的话如同重锤击打在向明的心上,让他陷入了沉思。
他以前从没想过这个道理,但是这句话说的未来,真是让人很向往。
他也是一个有家有儿女的成熟男子,他真的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在战火纷飞的边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