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农女的古代之旅> 第105章 迹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5章 迹象(1 / 2)

刘婆子刚把鸡窝清理干净,准备出去倒鸡粪就看自家的老头子着急忙慌的跑了过来。现在也不是吃饭的点啊。难道是出了什么事?

“老头子,你怎么回来了?”刘婆子关心的问道。“刚才我在干活的时候见鬼了,吓得我东西都没拿就往家跑。”刘老汉心有余悸的讲述着刚才遇到的怪事。

“老头子,你不会是没睡醒吧?咱们在这里待了一辈子,可从未见过那些东西,指定是你看花眼了。再说你人都没事,要真遇到了,你还能完好的回来。”哪怕刘老汉说的惟妙惟肖,刘婆子那是一个字都不信。

在她的坚持反驳下,刘老汉也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难道是看错了? 刘婆子继续加把猛火,斩钉截铁说道指定是你看错了。

刘老汉休息了片刻,还是决定回刚才的地方看看,毕竟东西还没拿回来呢。农家的东西都是丢一样少一样,不到万不得已是万万不能浪费的。

刘老汉起身来到了之前干活的地方,那里只有那个光秃秃的水壶,周边是正在生长的庄稼和天上明晃晃的太阳。 难道真是自己看花眼了,刘老头想不通也就不想了,继续干活才是真的,这可是一家子的口粮。

之后的倒是没有再发生什么奇怪的事,这件事也被刘老头抛之脑后了。与此同时道长正在四处游历,尽量把这个消息散发出去。几天过后,有的村庄已经出现了流言。

说今年天气反常的很,怕是有不得了的事情发生。也有村里的长辈仗着年长有经验训斥散播谣言的村民,一时间村里倒是热闹非凡。

一直到七月份,安里县也没有再下一滴雨,好在庄稼已经收回来了。但还是有一部分人觉得不会有什么事,和往年一样把粮食卖了。大部分的人还是把粮食留下来了,只为图一个心安。

随着北边的消息传来,王榛的心情愈发不好了。信上说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下雨,粮食几乎颗粒无收,大户人家还好都有存粮,那些贫困的百姓已经开始拖家带口准备前往南下避难了。

这些大事不只是官员关心,连普通老百姓也察觉到了。因为街上的游民多了起来,现在不多,有的心善的店家还会给点吃的。大部分人都没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事。

黎青青对账的时候发现这个月的开销比平时多了近三分之一,因此特地喊来账房询问。

“启禀夫人,最近粮食的价格比起之前的要贵了一点,小的特地询问过,米铺掌柜说,今年大部分的粮食都调往京城了,这边的存货不多,因此略调了价格。时令蔬菜也是因着天气炎热,成活率也不高。价格也贵了不少。”对于账房的说辞,黎青青没任何怀疑,早在前段时间她就通过安言思的信发现了端倪。

黎青青将账本放下吩咐道:“你去多采买一些粮食和便于存放的菜品,咱们府里人多。多存点总是没错的。”账房低声应下后便下去了。

旁边小月不解的问道:“为什么要现在买呢,现在都涨价了,买起来不划算。”她只想到了省钱,没看到更长远的。

看着她那一脸不解的神情,大月用手戳了下她的额头解释着:“你傻呀,照现在的天气下去,粮食是一定要涨价的,以后的事情谁都都不清楚,咱们府里人又多,口粮总要备足的。”

黎青青看着她两的对话,心里很满意。大月性格原本安静,在周嬷嬷的调教下愈发稳重了。以后可以当个大管事了。小月性格活泼,有她在不怕闷挺好的。

在这异常的天气中,人也变得烦躁起来。有的村已经自发筹钱请了请了道士前来进行祈雨仪式,连着祈祷了三天,天空还是一望无云,晴空万里。没有一丝要下雨的迹象。

又过了一月,河里水位也变浅了许多,有些村里的村里小河已经能看到底下的淤泥,里面只剩一些小虾还在顽强的活着,村里那口老井的水位也已经降了一半。

这时候的老百姓已经在地里种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