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书院依旧矗立在那里,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看着路上的人来人往,不言不语。
王榛到书院的时候,学子们正在上课,书院安静的很。王榛刚下马车,门房就看到了,连忙上前招呼道:“公子回来了?可是来找山长的。”
那亲热劲不知道还以为是自己孩子呢。边说着边推开了大门,“张伯,老师在吗?”张伯手上的动作没停,嘴里回答道:“在呢,听闻你中了探花,高兴的一宿没睡,山长知道你会来,这段时间连朋友的邀约都婉拒了,就是在等你呢。”
王榛正走着,突然耳边传来一阵吵闹声。“他为何逃课不用受罚?” 王榛循着声音望去,只见张教喻手持一根戒尺立在一旁,面前站着几个身着学子袍的少年,少年听着教喻的训诫脸上不以为然,眼睛四处乱转。
显然是不当回事。其中一个人用手指着王榛的 方向,显然刚问的声音就是他发出的。教喻听到指控,转头看到了王榛,顿时脸上的表情由恨铁不成钢变成了老怀欣慰。
语气温和的问道:“王榛,你什么时候回来的?”王榛和张教喻是老熟人了,当时还是张教喻亲自把他领进来的,本来是还人情才让他破例进来的,说知道招进来一个神童,这可是他教育生涯中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
对着王榛可不就是和蔼可亲,越看越喜欢嘛。“刚回来,我是来找山长的。”听闻是找山长,教喻热心的指路,“又进了一批藏书,山长在藏书阁。”
有人指路自是可以节约时间的,王榛道过谢后就走了。看到王榛走远了,张教喻的脸又变成的之前的恨铁不成钢,继续教训这帮逃课的调皮学生。
少年好奇问道:“教喻,刚才 的人是谁呀?你怎么对他那么好?” 张教喻听闻回到:“他叫王榛,是你们的师兄,也是今科探花。
你们要是能考上,不要说探花,就是考上进士,我也可以对你笑脸相迎,还可以笑的更灿烂。”见到张教喻的脸像变戏法的一会一个表情,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但很快他们就笑不出来了,因为张教喻开始拿戒尺抽他们了,嘴里还念叨着:“让你们逃课,寒门学子想读读不起,你们能好好的念书,既然不珍惜。
看看你们师兄,年纪轻轻已经取得功名了,你们呢,就知道溜鸡耍狗游手好闲。。。。”
由于自己的经过,导致一伙逃课的少年白挨了一顿毒打这个事情,王榛是不知情的。
此时的他已经到了藏书阁,白鹭书院作为传承了上百年的书院,藏书阁的规格自是不必说的,因此找人也是需要耗费时间的。
好在王榛对此比较熟悉,因此很快就找到了。山长正在整理书籍,虽然年龄比较大。但是对于书籍的热爱丝毫不减。“山长,小子回来了。”
王榛见到了山长,先是恭敬的行了一个晚辈礼,山长不仅是整个学院的掌舵人,更是王榛的老师。
可以说王榛能这么快的考上进士,纵然有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但是也少不了山长的教导。
见到王榛山长异常开心,连忙走过来。旁边的书童看到,赶紧把手上的书放下上前搀扶。看着眼前白发鹤须老人,山长比自己刚入学的时候更老了。
“榛小子回来了,我就知道你会过来的。走,咱们去书房聊。”说罢又书童搀扶着走向书房,王榛自然是在后面跟上了。
来到了书房,二人落座,书童奉上茶水。“您老最近身体可还康健?”王榛没有一开口就是打听国师的事,而是闲话家常的先聊其他,见到学生关心子见到身体,对于任何老人都是受用的。
山长眼睛乐的眯成一条缝。心情大好的回道:“老夫身体尚可,翰林院可是好地方,里面的藏书天下第一,就没有你找不到的。好好珍惜这次机会。将来做官了,要不忘初心,为民请命。”
听着山长的谆谆教导,又像是回道了以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