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片,故事其实很简单。
标准的好莱坞大片套路。
男主为了某个目标,领了一个难度相当大任务,过程中召集了个性鲜明的团队,最后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终于完成了任务,并且克服了自己长久以来的心魔的一个故事。
这套路是不是很熟悉?
《速度与激情》系列每一部基本上都是这么个套路!
这个世界不少好莱坞大片都是如此。
张榆甚至猜测那部《特工》都有可能是这个套路。
若真是如此的话,这部《特工》恐怕要栽。
因为,《盗梦空间》虽然是这个套路,但讲述的方式却不同!
原版导演通过细腻的展示了如何进入梦境,在梦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醒来等等问题,让梦境彻底的形成了完整的世界,有着自己独特的法则、规律、逻辑。
这个叫科幻大世界构建!
然后再搭配上一些解谜和一如既然出色的视觉效果,让整部影片显得分外迷人。
大世界框架就是解释盗梦者这个职业。
所谓盗梦者就是通过梦境进入一个人的潜意识,从他的梦里盗取重要的信息。
植入想法则是通过梦境进入一个人的潜意识,构建合理的情节,让他自然地接受一个某个想法,从而影响他真实生活里的行动。
《盗梦空间》有很浓的悬疑成分。
那不是为了考验观众的智商而来,所以剧情复杂但是并不刻意,一切都是为了这个惊世骇俗的内容所需要。
看似纷繁,但是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和一句多余的台词,随意漏掉一个镜头或者错过一次对话,都将使观影不完整。
张榆此版,显然对细节上面的处理更是精益求精。
剧情剪切,并没什么改动。
改动的不过是故事背景,以及视觉场面和特效。
影片剧情也相当清晰,因为整个故事有一根非常明显的主线就是盗梦者柯布和他的助手,受m国大佬所托,入侵其竞争对手r国大亨三井之子的意识,使他在其父亲过世后自动解散父亲的公司。
这过程用了一个套层的梦境来完成。
每一层的梦境都是视觉奇观!
这一切在真人电影里似乎不可能出现,因为真人电影对人类梦境的刻画极其有限,《盗梦空间》惊艳之处就在于描述的梦境可以为所欲为,随意颠覆人类公认的物理规律。
当然最后的结局是盗梦小组成功了。
坦白讲这个结局颠覆了许多电影一贯的价值观。
所有的战争,都是为了利益。
从第一层面讲,它没有沿袭好莱坞惩恶扬善的电影传统,而强调了利益至上的社会规则,盗梦小组因为利益驱使帮一个财团摧毁另一个财团,不考虑此举是否正义,表面上看,r国大亨的儿子被打垮了。
可从更深一层也就是第二个层面讲,它有一种大彻大悟的禅意,小三井看似被打回到了父亲当时白手起家的状态,其实这才是电影要表达的顶级富翁的境界。
死后不留一毛钱给子孙,只留下自己开拓的精神,精神才是无价之宝。
至于电影最后的旋转的陀螺,大概是因为导演也没想好到底要不要给主角一个大团圆结局…
或者说,按照原版导演的一贯想法,爱情更多的是一种残缺或遗憾,但是为了考虑市场…
干脆中和一下,让观众瞎姬霸猜去吧!
开放式的结局,不是更具话题性么?
张榆此版《盗梦空间》结局自然也是如此。
七月二十二日,晚。
《盗梦空间》在中海首映。
相对于另一部好莱坞大片《机器人》一个星期前在洛杉矶的首映礼,显然就要低调许多了。
《机器人》北美率先上映。
口碑还算不错。
票房也一路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