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的狂奔,姜浩已经冷静了下来,但还是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走吧,进屋!”
用过饭后,姜浩把草药倒在了院子里面,把自己的打算与孙桂芳和姜瑜说了。
“儿子,你就说怎么做!”
“妈全都听你的。”
孙桂芳现在是儿子醒了万事足,只要是姜浩提出来的要求,她都尽可能地满足,更别说是为家里面创收的事情了。
姜瑜也连连点头。
“大哥,你放心,我一定会帮妈好好地侍弄这些药材。”
这些草药在姜瑜的眼中都是白花花的大米饭,肉香四溢的红烧肉啊!
不错,姜浩就是把炮制药材的任务交给孙桂芳。
他只要掌控炮制药材的几个关键步骤就可以了,像是晒干或者收起这样的事情,孙桂芳完全能做。
一来,他也能解放双手,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二来,孙桂芳有了进项,就不会想着去天天去的里面劳累,他也能好好给老母亲养养身体。
只要姜瑜,她平日在学校学习,周末回来自然有作业要做,功课要复习,但是也要劳逸结合。
她要是想帮家里做点儿什么,姜浩不反对。
但是如果姜瑜把赚钱的事情放在首位,反而耽误了学习,姜浩是绝对不答应的。
姜瑜自然连声保证,她绝对不会耽误学习!
大哥是上了大学,看了那么多的书,认识了药材,才能一醒来就给家里面赚了这么多钱。
她自然分得清楚轻重!
姜浩这才开始给她们讲解起来,有的需要先切开,有的需要研磨成粉,有的需要直接晒干。
他这次拿回来的都是常见的草药,炮制的方法也不难,所以孙桂芳和姜瑜很快就上了手。
姜浩见状,和两个正在兴头上的女人打了声招呼,就去了自家的地里面。
姜浩家的地就距离他们家不远,但是地并不多,一共只有四亩半。
如果是条件稍微好一些的地方,一口人就有四五亩的地。
他家三口人一共四亩半,这还是他爹在的时候分的,否则,比这还要少!
哎,还是太穷了啊。
姜浩站在田埂边,跺了跺脚,蹲下身去看田地的情况。
之前,因为姜浩痴傻,姜瑜上学,家里面只有孙桂芳一个劳动力能侍弄田地,所以她种的是最易存活也是最好侍弄的红薯。
但是桃源溪的机械化并不高,村里面只有一辆拖拉机,农忙的时候才能互相借一借。
所以平日里,孙桂芳顾家顾地,不过是四十多岁的年纪,如今老的如同六十岁老妪一般。
姜浩捏了捏泥土,在边缘处刨出一点红薯的根系,眼底闪过一丝凝重。
正常春薯大概亩产量3500公斤,夏薯大概亩产量2500公斤。
全年下来,就算有些损失也能有四五千公斤。
大多数都能在五千公斤以上,新品种高品种更是在八千公斤以上,如果是高产的专门栽培田,上万公斤也不在话下!
不仅如此。产量的多少除了土地本身的肥沃贫瘠,秧苗的优良之外,土肥,管理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不过,孙桂芳没钱买肥料,也没有心力管理田地,所以姜浩刚才是粗粗一算,这片夏薯最多不过亩产两千公斤而已。
完全是靠天收啊!
姜浩蹲在自家田地边上,严肃不语的样子,完全落入了路过村民的眼中。
正望着边走的吴大慧自然也看到了姜浩。
她昨天在家磨了慧芬一晚上,慧芬也没有松口。
吴大慧又生气又没办法,她便想着今天带慧芬去娘家,让家里面的人一起劝劝,没想到刚出门就看到了蹲在地里,一身泥土的姜浩。
真是晦气!
“浩哥哥。”
王慧芬原本被她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