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中国道教也有趣> 第二十八章 改革天师道 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 改革天师道 下(2 / 3)

由此可见,陆修静在整理道经,制定斋仪时,虽然以三洞弟子自称,实际上他还是最重视灵宝派。

最后再简单归纳一下陆修静的修行方面的改革内容。

陆修静的修行思想,是儒、释、道三教及玄学思想都包括在内的,如黄老玄学的能静能虚,则与道合,静和虚就是忘我,道体虚无,我有故隔,今既能忘,所以玄合。引入儒家仁孝,汲取儒家的封建礼法,讲究道、德、仁三事乃得道,行善成德以至于道,所以道、德、仁三者不可缺一。济生度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源自灵宝派的《度人经》,金箓斋和黄箓斋的济度思想,同样包含着伦理道德思想。

总体上说,就是上面提及的以持斋奉戒,济世度人可以升仙的思想,注重内在的精神上的修炼,认为心斋为上士所行的斋法,改变了原来那种外在的身体苦修的炼养方式。

由于陆修静总结和改革了天师道,整个南方的道教从内容到形式都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出来,他又行道于南朝,名声甚大,所以他倡导的以斋仪为主的道教,史称南天师道。从此,由北魏寇谦之清整的新天师道,也就称为北天师道了。

南天师道经过陆修静及弟子孙游岳,再传弟子陶弘景的传布,繁衍出了著名的茅山宗,又称茅山道派,到唐代时开始大行其道,所以元代的茅山宗尊他为第七代宗师。

南天师道产生之前,当时流行的各派道教义理各不相同,如葛洪一脉以金丹为主,上清派则以存思为主,五斗米道以符箓为主等等,陆修静的改革,实质上是以封建伦理道德为准则,约制人心为目的,归根到底还是为了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社会秩序服务的。正因如此,刘宋文帝、明帝都极为尊重陆修静,常常请他来问道,否则,那么多得道高人,为什么陆修静能坐上道教领袖的位置。

477年,陆修静死于建康,寿72,弟子们遵遗愿葬回庐山,谥号简寂先生,庐山旧居为简寂观。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陆修静大约羽化前两个月回到庐山的。死后不久,宋后废帝赐谥号“简寂先生”,北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七月一日封他为丹元真人。

直到隋唐,简寂观香火一直非常旺盛,规模最大的时候有五百多位道士,如果那时陆修静再登高远眺时,应该不再为看到如此多的光头而忧虑了吧。

可惜,南宋时整个简寂观被一场大火尽毁,就此衰落。

最后,用一则流传很广的小故事虎溪三笑作结尾,也表达后人对陆修静在道教、文学等诸多方面取得的贡献的敬意。

小故事实际上是流传自佛门的,传说庐山东林寺前有一小溪叫虎溪,大约当时野生动物保护法落实得不错,老虎经常去那里喝水而得名吧。晋代高僧慧远当时就住在东林寺内,有人来拜访时,送客从来不会送到虎溪对面。

有一天,陶渊明、陆修静二人联袂来访,三人本都是具大智慧、才华非凡之人,相交多年,关系不错的,临别相送时,还一直相谈不断,也许是兴致正酣,不觉送过了虎溪。一边喝水的老虎看不过去了,心说大哥,今天你要闹哪样?你不是从来不送人过溪的吗?于是大声吼叫,三人惊觉后大笑而别。

后人就在这里建了座三笑亭,清代学者唐英曾经为这座小亭作了副对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不过,这也只是个故事罢了。考证时间,慧远死于416年,寿83岁,陆修静406年出生,二人相交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至于陶渊明则是427年过世的,浔阳人,离庐山极近,和陆修静有交往还勉强说得过去,但陆修静应该是晚年才到庐山的,可见三笑之说应为虚构,但作为三教合流的美谈,流传下来也应该是寄托着很多智者的心愿吧。

最后,以苏轼的一首《佚老堂》作为结束吧。

我从庐山来,目送孤飞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