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叔名叫俞敬坤,早年间因为家里遭了洪水,带着妻子四处要饭。来到阳谷县武松父母家门口时两人快饿死了,当时武松的父母把家里仅有的粮食熬了稀粥救活了他们夫妻。
夫妻俩感激涕零,灾情过去他们也重新安了家,找上门来要报恩,妻子说怀孕了,不知是男是女,恰好那时武松的母亲也怀了武松,于是他妻子奚氏便提出如果是男的就让他们结拜兄弟,如果是男女,就结成亲家。
当时武家也没当回事,结果奚氏果然生了个女儿,而武松也降生了。
但两家并没有签订婚约文契。后来俞家还出钱给武大郎做起来烧饼生意。
但那之后俞家生意越来越好,武家则只是普通人家,两家又不在一个地方,慢慢也就疏远了。
没想到现在又提起来了。
武松点头,自己听哥哥提过一嘴,笑道:“不会跟李巧奴一样又来要攀亲吧?”
有李巧奴那件事后,武松有点杯弓蛇影之感,万一再找上门了,又是第二个李巧奴,那够头痛的。
武大郎赶紧摆手:“不是啦,咱爹娘去世之后家里穷困,是俞家给了我本钱做炊饼生意,咱们俩有今天他们家是出了大力的,跟李巧奴不一样。”
这件事武松也听武大郎时常念叨,说道:“那不就行了,咱们救过他们,他们也帮过咱们,扯平了,那你发什么愁?”
“昨天我见到俞家大叔了,他日子过得不错,穿金戴银的,只是愁容满面,我就问他怎么了?
他说他们在封丘县现在生意不好做,当地有几家财主打压他们的生意,都快撑不下去了。
他还提到他女儿如今已经到了出阁的年纪,一直记着当初的事,不知道咱们家现在过得怎么样?是否还愿意娶他们女儿?
他们现在这情况也不好意思提了,因为这件事涉及到你,我当然不敢替你做主,只是吱吱呜呜的没说明。
但问清了他们具体的住处,让他们到家来,他们也不愿意来,就离开返回封丘去了,让咱们有时间到封丘去详谈,我这不知怎么跟你开口呢?”
武松想了想说道:“没关系,哥有什么想法你尽管说。”
“我是这么想的,虽然咱们家救过他们,他们也帮衬过咱们,从情分上一来一往也两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