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白银。
那是明朝就开始积攒起来的资源,若是真能用到国家上面,足可让大明朝转危为安!
他人看不清楚,东林党本身甚至都意识不到,沈炼作为后世者却能看的清清楚楚。
大明变成这般模样,其实也不能光怪东林党。
非要追根溯源,最大的祸根是从明英宗时期的土木堡之变开始。
天子北狩之后,另立新帝,于谦于少保与当时的大明群臣、将士、百姓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之即倒,才让大明没有变成华夏历史上的第二个南宋。
于谦等如此赫赫功臣,却在明英宗朱祁镇夺门之变后,以某须有的罪名诛杀。
至此,大明君臣离心离德,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固,皇权和臣权的关系产生了割裂,士大夫集团要么不出钱,要么不出力,都靠着在百姓身上持续吸骨榨髓得以苟活。
这些都是沈炼的个人观点,叶金渃也在脑
海中逐字逐句的回想着。
“没想到,夺门之变对大明的影响如此深远!”
沈炼笑道:“都是快两百年前的事了,这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已,更大的问题在于权贵阶层和贫民阶层的巨大沟壑,贫民为何会聚集起来谋反,很简单,吃不饱饭。为什么吃不饱饭,税赋重吗?其实算起来不重!”
“症结在于土地兼并,地方士绅对朝廷的税赋层层加码,朝廷要十两,他们要五十两,百姓为此只能掏空家底,没饭吃了怎么办,把祖辈留下来的农田贱卖出去,然后再变卖祖屋,最终变成流民!”
“除去饿死的一部分,没有饿死的就另谋出路,不少人可都是因此上山为匪,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别扯什么天灾人祸,让百姓能每日有口饱饭吃,都能拼了命给权贵阶层干活。
实际上,他们连吃饱饭的机会都不给,以为百姓吃饱了,就会想尽方法来夺取他们的利益。
儒家手段上,又加上法家的驭民术,只能折腾的民不聊生!
沈炼在澳门的新政改制,几乎是把所有士绅名下的土地全部剥离,整合大量资源,重新向当地百姓进行合理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