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表示理解,点点头后说道:“重建海防,设立三司,处处都得用钱,朕肯定不会治你的罪,朝臣要是拿此事攻讦你,那就是他们的不对了。”
这种态度很是清晰明了。
自己非得护着沈炼,那群朝臣要是再敢废话连篇,就真的不客气了。
前提是,沈炼真能做出点效果来,要不然也不好说话。
新政改制,朱由校没有任何反对意见,以后甚至可以让其他地方官吏效仿而行。
大明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国库捉襟见肘,外加民间民心沸腾,先解决前者,才有办法去安抚后者。
两者息息相关。
很多事情都不能明着来,以强硬姿态打开海禁,那群东林党不得疯狂反击回来。
毕竟,这群人的家财,有不少都是通过海禁而来。
限制民间贸易,他们才能通过走私获得巨额利润,吃的全部都是大明和百姓的血肉!
外邦也不傻,海禁开启过后,从大明购买货物能够更加便宜,流通到自己国家一样能增加经济活力。
沈炼断定,未来百年
,大明都必须要绕着“海”来发展。
唯有带来新的变革,才能逐渐消磨内部矛盾!
“对了,沈炼,重建海防有什么具体计划吗?”
朱由校想要知道全部细节,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已。
这件事情,在奏报上是简略提及,沈炼也早就有了规划。
“练兵,造船,火器,大体是这三个部分。”
“练兵无需多言,海上征战不同于陆地,对将士的要求会更为苛刻,而且重心得放在协同作战,以及操控大型战争火器,连海盗都知道在船上架红夷大炮来威胁陆地,我们的水师早就应该改变了!”
“水师最为重要的,还是船只,现有船只在内陆水域作战尚且游刃有余,但放在大海上却是非常不足,依靠造船不断提升船只规模,两年之内得造出能够承载七万人以上的船队,准确来说是舰队,还得配备能够在海面上精准毁灭敌人的大型火器。”
“火器,现在通常知道的无非是火铳、大炮等等,产量也较为低下,难以支撑战争需求,更别提能和海防水师协同作战。”
“总的来说,陛下,微臣想在两年之内,建成大明海防第一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