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炼连连点头:“好,那就一言为定。”
和孙元化聊完离开火药工坊时,已是子夜过半。
沈炼将孙元化够花的地图揣到袖兜里时,却发现和乔家兄弟写得契约文书不见了。
顿时周身一冷,这可是契约书等同于现代社会的股权转让书啊,没了这玩意,日后钱庄票号的分成红利,包括军方采购的垄断权都成了老大难问题。
沈炼仔细回想有可能丢在何处。
火药工坊是肯定没有的,孙元化这人对书桌上的图纸视若珍宝,多一张少一张他都一清二楚。
沈炼可以确定他从俞镇回来时,契约文书还在的,随后他就去了孙承宗的书房。
莫非……
沈炼抬手擦了擦额角的冷汗,犹豫再三还是折返去找孙承宗。
如果真的落在孙承宗的房间,他倒不怕被人瞧见,反正契约书上表明了这次的垄断性合作只是在大凌河城,也算是他这个县令的管辖范围。
等他硬着头皮来到孙承宗书房时,守在外面的下人倒是如释重负:“沈大人,可算等到您了,孙大人吩咐了,沈大人肯定会折返的,让奴才在这儿等着呢。”
很显然,孙承宗是看到了那份契约书了。
“那就有劳通报一声,我怕耽误
孙大人歇息。”沈炼客客气气的说道。
“不必通报了,孙大人说了若是沈大人到了直接进门即可,大人等着您呢。”
沈炼便不再犹豫,迈步推门走了进去。
屏风后面的孙承宗端坐在书案前,那张盖了印章红戳的契约书铺在他的面前。
“沈炼,总算等到你了。”孙承宗抬手示意他落座。
“孙大人都看过了吧?”沈炼明知故问。
孙承宗点了点头。
“沈炼,晋、徽、豫商以及与蒙古等少数民族通商,我不反对,毕竟俞镇的从商业上笼络亲善大明的民族是好事,可若是军方采购的名义以利驱使商人,与辽东边军合作共赢,可就有问题了。”
“孙大人,您觉得问题在哪儿?”沈炼请教。
“一旦鲜有成效,势必会纷纷效仿,辽东文武官员本就派系不一,内部倾轧严重,加上军种贪腐横行,引发反弹可就造成打乱了,眼下都要筹备战事了,一旦票号钱庄成风,辽东的秩序就被打破了。”
孙承宗的担忧沈炼当然明白,大凌河城能够大刀阔斧的改造盘活商业贸易,那是沈炼精心准备谋划所致,可辽东重镇可不止是大凌河城?锦州、宁远、大兴一旦都纷纷效仿,也来搞军务
采购垄断政策,肯定会让文武官员联合起来,发动更大的利润。
沈炼沉默了片刻,才道:“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没有急着和孙大人汇报,毕竟这契约书也才刚刚签订好,何况垄断权是十年之内,这意味着扎根蒙古国的乔家势必不会和大凌河城之外的重镇合作了。”
“辽东关内的商贾富绅有多少是冲着俞镇来的,若没有俞镇的纺织厂为基础,哪里能够建得起小互市?”沈炼的CBD也已小有所成,很快平地高楼商业街就会投入使用。
放眼整个辽东,没有任何一个重镇,能够在短时间呃逆达到这样的效果。
“孙大人,您的担忧我也考虑过,制衡民生、经济都需要银子,军饷、军粮也要银子,这契约书也写明了,条款和又会,附带的那些条条框框您也看了,别的不提,至少未来三年大凌河城不会为了军饷军粮发愁。”
孙承宗面无表情,目光盯着面前二十几页的契约文书。
“蒙古牧民的牛奶羊奶,牛肉羊肉,甚至牛二批羊皮靴子,羊绒冬装,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优惠,我作为大凌河城的县令,在其位谋其政,有何错呢?”
沈炼说道:“就拿锦州的袁大人来说,他
若是知晓了我这契约书的内容,也来个推恩优惠政策,军务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