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向康熙,迟迟没有说话。
这是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出关祭祖,到达山海关时,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茫茫雪夜中,千万顶帐篷灯光摇曳。
纳兰性德看着这千古壮观,想起了千百年来戍边将士的悲凉,想起了远方温暖的家和友人,一宿无眠。
于是有了这首《长相思》。
只不过诗词仍在,写下他的人却已经溘然长逝。
康熙二十四年也就是去年,纳兰性德辞世,年仅三十一岁。
康熙喃喃自语道:“性德,你看,还有人记得你的诗词,你听到了吗?”
如意从椅子上跳下来,跪在康熙的旁边,小手拉着他的大手。
“皇阿玛,纳兰叔叔的诗如意也会背的。”
康熙微微看着如意,如意撅着嘴问道:“怎么,您不相信?那我给您背一首《木兰辞》吧”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话音落,康熙忍住心中的悲痛,微微仰着头看向远方。
记忆深处,那个温柔爱笑的男子的面容终于清晰了起来。
性德,你听到了吗,朕的女儿也会背你的诗了,你没有被人遗忘,不是吗?
如意看到康熙眼底掩藏着的情绪,故作轻松地说:“皇阿玛,您就不好奇我怎么会的吗?”
康熙捏着如意的手,轻笑的问道:“怎么,难道是王掞教你的?”
如意摇摇头,否认道:“没有,太傅还没有教我作诗呢。是大哥。”
看着康熙不相信的眼神,如意解释说:“大哥经常去明珠大人府上的,纳兰叔叔做这首诗的时候大哥恰好在场,等他回宫他就教给我们背了。”
“皇阿玛,有的人活着可他已经死了;但是有的人死了,却永远活在世人的心里。大哥说的这句话您说对吗?”
对不起对不起啊臧克家老先生,我可不是故意盗您的诗的,我只是拿来应急希望您不要和我计较!
如意悄悄在心中念到。
康熙细细琢磨着,突然开怀大笑,撇了眼远处的孽子们,开口说道:“不错,你大哥这句话说得好极了。”
“起来吧。小福子,留牌子,赐香囊。”
伊尔根觉罗氏感激地看了上方的公主一眼,朗声谢恩。
这一关,终于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