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臣工,父王固然有功于大明、有功于社稷,但此事、此功不能独属于父王,一同北征的将士以及在背后提供支持的兵部,都应得到奖赏!”
“同时,前有凉国公征伐东瀛之功,后有父王北征大捷,此等开疆拓土的大胜,自当有庆功大典相贺才行。”
“礼部,此事就交给你们了,切莫让旁人看了笑话才是!”
朱高煜三言两语的就把这差事一股脑的甩到礼部头上了。
而礼部尚书还真就没其他地方可以甩锅了,毕竟一切与庆典有关的事情都是他的工作范畴。
但凡他要说把这事儿推出去,呵呵,那以后这类事情他就别想着再插手了。
毕竟,权柄这东西,你放弃的时候倒是简单,可想着拿回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殿内的一种朝臣一听要大操大办,下意识就要开口阻止。
可话才到嘴边,众人忽然就想起刚刚朱高煜所说的那一千万两商税以及库房里前段时间刚刚送进去的三亿两银子了。
算了,眼下大明不缺钱,那就让那帮子厮杀汉们威风一回吧。
心不甘情不愿的文官们,总算在礼部的指导下弄出了一个规模极其宏
大的凯旋礼。
礼部这几天也是忙疯了,朱高煜手里有钱那是真敢花啊。
但凡礼部做出来需要花钱的地方,他二话不说就批。
礼部那帮人到最后甚至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花钱了。
他们的状态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从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好在最终的结果是好的,礼部拿出了仅比御驾亲征凯旋而归低半格的规制,文武百官出迎三十里,百姓一路夹道欢呼。
当日朱高煜身着大红色皇太孙专用衮龙袍,腰间挎着玉带脚踩一双粉底官靴,带着文武百官来到了城外。
太子妃徐妙云同样带着几个儿子跟在朱高煜身后一起迎接朱棣。
出城相迎可是有流程的,容不得朱高煜父子俩在这里说什么闲话。
朱高煜首先得代表朝廷想德胜归来的朱棣致谢,而后朱棣要代表北征大军向朱高煜简要汇报他们的丰功伟绩。
之后才是众人最看重的流程,献俘。
献俘可不是在城外,而是要去太庙!
此举旨在告诉老朱家的祖宗以及上天,大明的将士们是何等的英武,大明的军功是何等的昌盛。
北征大军自然不能全部入城,经历过城外三十里相
迎之后,他们就要返回营地了。
到时候后续的奖励、赏赐都会送到他们手上,反正这会儿大明不缺钱,朱高煜又是个出了名的大方人,自然不会让这些将士们失望。
前往太庙的路上,朱高煜、朱棣父子二人并辔而行走在了队伍的最前方。
看着道路两旁翘首以盼、兴高采烈的百姓们,朱高煜嘴角一翘冲着一旁的朱棣感叹道。
“父王,这次北征,没白去啊!百姓等这场大胜等了好久了!”
朱棣听着百姓们山呼千岁,高喊着大明威武的口号,却没有半点欣喜,反而一脸沉重的点了点头。
作为镇守北境多年的藩王,没人比他更清楚北境的军民到底被北元的蛮子们折腾得多惨了。
对于朱棣来说,此战固然得胜回朝让人欣喜,但仔细一琢磨,却发现此事其实本就是他应当做的!
阿鲁台此时光溜溜不着片缕的被一根绳子捆住了双手,就那么拖在了马后,跌跌撞撞的朝着太庙而去。
百姓们此时已经知道这是谁了。
当下无数的烂菜叶子、臭鸡蛋以及各种口音的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