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1章 户籍问题(2 / 2)

得。

他急速行走,像个上了发条的机械人。

廖永也很无奈,这位爷在山东搞这么大的事儿,实在叫人难以接受。

他这个山东布政使,负有直接责任,搞成功皆大欢喜,搞不成,那就是罪莫大焉。

朱高炽走几步后,忽然停住:“招募其他户籍。”

现在他争取的是时间,要在短时间内搞定几万人的规模,甚至几十万人的规模,是件难度非常大的事儿,但这事又不能不做。

自从做生意后,他赚取来的大部分利润都投到这个项目中,如果因为这件小事卡住,他得哭死。

而且,这还只是棉花,钢铁更加需要大规模人口,光靠抓得几个俘虏很难成事。

所以,他就把主意打到其他户籍上去。

户籍制度古已有之,比如匠籍、农籍,但明朝以前,这些籍贯是可以流动,比如乐户从良,可以改籍。

但老朱为了更加方便掌控人口,直接将籍贯流动道路给堵死。

军户就是军户,一辈子只能从军,但可以科考。

盐户就是盐户,一辈子煮盐去吧。

最惨的就是乐户,其实就是妓女,歌姬之流,一入此籍,生下男孩是龟公,女孩儿是妓女,永世不得翻身。

而且朱元璋还特意规定,像他们这些乐户,只能戴绿头巾。

这也是绿帽子的由来。

这对帝国统治有利,但非常不现实,几乎就是朱元璋凭空想象出来的政策,士大夫很支持,因为这样太方便掌控了。

朱高炽决定就从这里入手。

不过如何说服朱棣是个大问题。

廖永奇道:“殿下,这……其他户籍都有规定,绝不可随意流动,况且,这么一来天下不是乱了么?”

朱高炽不搭理他,叫来侍卫,吩咐道:“明日带上十几人,跟着我微服私访。”

他对廖永道:“廖大人,你也跟我一起去看看吧。看看这天底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廖永道:“这……臣自无不可。”

“期限一个月。”

廖永忙道:“啊?殿下,一个月?时间太久,根本不可能,府衙里这么多事。”

“我们又不是走得找不到人,随时都可以联系,这次选定地点是济南府,以及周边农村。”

朱高炽打发走廖永,忙坐桌案前,给朱棣写奏折。

奏折中把他遇到的困难说清楚,并且请求朱棣准许他将其他户籍之人招募为工人。

写好八百里加急发出去。

但他知道这封奏折几乎不可能通过,朝廷是什么样的,他还是很清楚。

虽然这个帝国正在蒸蒸日上,但封建社会固有的樊笼,还是牢牢捆住每个人。

奏折送到通政司,先由通政司分类,分完后交给内阁,内阁看完再呈给皇帝。

最终由司礼监写下评语,备份。

朱高炽选奏折就是要扩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