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当时率人突入草原王庭的人。”
李继看向张玉,张玉傲然昂头:“不错,当时正是在下统军。”
他将所有过程和盘托出,李继听得目瞪口呆,竟然还可以这样?
区区一百人领着两千乌合之众,就能把草原上杀穿吗?
如果真的是这样,蒙古人早该灭绝。
但李继目前还是不相信,这事听起来太玄乎。
他决定私下打听打听消息,另外也得了解了解青储法的事儿,不然啥都不知道。
请两位使者下去,李继叫来士兵,去城里请几个蒙古商人过来。
城中有人搞了青储窖,他也请人过来。
李继询问鞑靼王庭是不是有什么变化?
草原上发生点什么破事,传播得很快,因为大家都是游牧,指不定在哪儿就碰上,互相一说事情就互相了解。
这几位还真是听说过那次大明深入草原的事,毕竟已经过去几个月。
当下便绘声绘色说一遍。
李继问几个人都是如此回答,他颇为震动,与张玉说的细节都能对得上。
至于青储饲料的问题,还真有几个商人搞,拉过来一问,他立刻便知道刘谦并没有说谎。
如果这个法子真的能在草原上推广,那么草原以后就是汉人的天下。
其实草原之所以没有被汉人纳入版图,并不是因为草原上的气候恶劣。
关键问题是草原上必须逐水草而居,五千亩的草场,顶多能养上几百只羊。
这种游牧方式使得汉人无法适应,而且军事打击困难重重。
若是青储成功,这些人不用游牧,肯定会定居下来。
只要定下来肯定要被汉人吃掉。
这是赤裸裸的阳谋!
李继浑身冒冷汗,他以为自己已经够看重朱高炽,哪里知道人家身在大气层,并不是他所能看透的。
傍晚李继回衙,饭还没吃小厮禀告说他的弟弟李业回来了。
李业比李继小几岁,如今也在军中当个小头领,他年轻气盛,冲动易怒。
今日前去巡边,到现在才回来。
不久李业怒气冲冲进来,怦地坐椅子上,“大哥,听说城里有两个燕逆的使者?”
李继也没有隐瞒,照实说了。
李业蹭跳起来,“都是假的!骗你的大哥!可千万不能答应。
燕逆巧舌如簧,为的就是骗开城门。
什么狗屁青储饲料,不断绝往来也就罢了,投降万万不能!”
李继怒道:“嚷嚷什么?我哪里说要投降了?”
李业道:“你忘了我是你弟弟,你什么样儿我能不知道?
你要是不动心现在就把他们赶出去!你忘记了洪武爷给咱爹的褒奖吗?”
李继大怒,“我才是长子,给我滚!”
李业愤而出门,沿着大路狂奔。
心头之恨实在难消,跑至空地大声喊叫以发泄心中愤懑。
狂喊一阵停下,往回又走去。
不多时到李府,闯门进去,收拾行囊。
最后跑道后院祠堂,抓起亲爹牌位就走。
李继拦也拦不住,只得随他而去。
李业回营房后,先把父亲牌位取出,关上门,安置好牌位,朝着拜三拜。
随后自语道:“爹,大哥不孝,想卖主求荣。
父亲在上,孩儿定然阻止大哥!”
李继跟弟弟吵了架心中烦躁不已。
朱高炽给的条件太好,几乎没有任何过分请求,对他来说,不但要考虑张家口,还得考虑他们李家。
李家只有他们两个孩子,元末大乱,他们爹好不容易长大。
后来朱元璋打过来,毫不犹豫参军。
之后随朱元璋南北北讨,最后落户张家口。
母亲生弟弟时难产死了,而父亲则在洪武年随蓝玉出征,力竭而死于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