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二妹出粮票,我出钱,看,我赚的四十块,一分没花,娘,都给你。”
孙玉英看着两个女儿,仰头叹了一声:“唉,看看,我有女儿多好啊,行了,不愁了,不管日子多难,只要有你们在就行了。”
确实,今年大多数人的日子很难,但余穗家还是很轻松的。
夏凛生隔几天就会写信来,余穗假装去拿信,就会顺便拿回来一些咸肉啊咸鱼啊,说是夏凛生寄的,或者就是燕子嫂寄的。
借口这种东西就像女人的胸,挤挤总有的,余穗家里就过得很顺畅。
九月份的时候,余程就背上米粮和被子去县里上高中了。
余穗假装送他,走出村口,把该给王四宝的一份米粮和零用钱塞给余程:
“小弟,既然是读书,就好好读,你也看到了,要是呆在家里种地,一个天灾,是会啥也没有的。”
余程这个暑假照顾两个外甥女,倒是照顾出了自己的责任心,他点头:“我知道的,二姐,我会好好读书的,我要是没出息,以后你、大姐、兰兰和果果都会被人欺负的。我会用功。”
这话,真的是感动到了余穗。
感动的后果是她又给余程添了两块零用钱:“姐姐有你这句话,真的太高兴了。那,拿去,要是同学们买什么的,你也别省着,只管买。”
余程捏着钱看看,没拿,却还撇嘴:“二姐,我以后要是找老婆,绝不找你这样的,太败家了,夏凛生的钱,估计都让你败光了!”
好家伙,这话给余穗气得,从旁边地里拔了根棉花杆子就要打余程。
余程大笑,背着被子就跑了。
从公社回来的张彩凤正好看见这一幕,笑着问余穗:“怎么滴,你们姐妹终于把弟弟赶出家了呀?”
这是个梗。
因为生产队的人都在背地里笑话余海潮孙玉英,说把嫁出去的女儿都养在家里,还叫儿子出去读书,为的是把儿子赶出去。
因为别人家都不会这样做,比如汤招娣家,这不,把汤招娣这个离婚女儿赶出去了,家里多省心呀!
还有那个余程,这么大了,早就能下地赚工分了,竟然还要花钱去读书?
余海潮家一个个都有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