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呐!
终究是老A最稀缺的宝贝,现在急于发展的老A最稀缺的就是人,各种各样的人才汇聚,才有百花齐放的繁盛景象。
可人才哪里有那么好找,以前都是找那种学习能力不错,底子还可以,稍加培养之后,这些都是未来老A的中流砥柱。
姜宇和董子斌就是这样过来的,可自从袁朗、温涵这一代进入老A之后,铁路的想法起了一些变化。
人才需要培养,可现在的老A 有能力培养各种专业性的人才吗?
答案是否定的,虽然他很期待那一天,但是将整个老A发展成专业的特战基地,甚至特战学校,达到正军级单位,那可是很长的一段路。
为了人才,铁路可是想的头发都一把一把的掉。
也是临时想到了温涵这边的电子对抗中队正在建设,让他突发奇想,觉得可以来温涵这里转转,说不定这小子又有什么想法,能够解决他眼下的难题。
刚好就听到袁朗那独特的嗓音从里面传了出来:“你是说,打算从外面招人,不是打算从老A内部招人?”
突击队的事情,袁朗这几天已经惦记好长时间了,按照他的想法,人员还是得从内部招收,最好是从他的三中队挑人。
毕竟老A之中,三中队的战斗力是最强的,每一次的招新,他都会挑选不少好苗子。
凑出一个突击队,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可现在听温涵的意思,他好像不打算从内部选人。
“我打算去海军走一趟,有两个老朋友,是目前我能想到的最适合人选,都是老兵,而且经历过真正的战场,有他们在,这支突击队就能在最短时间之内,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原本按照温涵的想法,这一次的招新,就应该尽可能的扩大招收范围,可事实上时间根本来不及,铁路之前就已经跟袁朗准备好了名单,以及各个师团级单位的招收名额,两百人 已经是现在的极限了,再多培训的质量就会有所影响。
老A的招收标准是宁缺毋滥,绝对不会招收充数的兵,这一点温涵也同意。
只是这样一来,想给一二中队扩充人手,就显得有点捉襟见肘了,毕竟两百多人经过淘汰之后,恐怕能剩下的也不是很多。
“我打算跟大队长说一声,专门跑一趟海军,挖两个人回来,突击队的组建迫在眉睫,从眼下的局势来看,未来战争,大兵团之间的对碰几率很小,大杀伤性武器也将沦为一种战争威慑,为了减少附带损伤,控制战争所消耗的成本,少量的精锐投入战场,力求精准击杀,将会变成一种战争的主流趋势,所以突击队的编制必须要尽快完成建制,不然今后真的有这方面需要时,机会就只能是给狼牙和黑虎准备的了。”
袁朗一听,顿时沉默了。
就连躲在旁边旁听的铁路也紧锁着眉头,开始回想之前温涵在论文之中所提到的未来战争趋势问题。
铁路相比袁朗,想到的东西就更多更深了。
由于受到国际法律和国际舆论的种种因素限制,大型战争爆发的几率会直线下降,保护普通民众和民用设施的安全,在未来战争当中确实占有很重要的比重。
同时,战争对于经济的拖动也是十分明显的,未来战争最忌讳的还是陷入拉锯战的泥潭,因为每一天的战争军费都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最短的时间,尽量少的精锐士兵,解决一场争端,将战斗拖回谈判桌上,就变成了一种新的战争对抗。
“我们的突击队,必须要做到快速反应,以‘微创式’的精准打击,降低战争成本,同时将内部的损失降到最低。”
温涵所说的一切,都是以数据在说话,大量的资料和数据都被摆在眼前,甚至很多影视当中都有所涉及到的东西,不是什么秘密。
三言两语也就将一切都摆在明面上,说的袁朗都收起了表面上的不正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