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50年,拓跋焘刚砍完崔浩,南朝宋就兴兵北伐,乱拳砸向中原。
边关告急,拓跋焘的第一反应就是:后悔,不该杀崔浩。倒不是拓跋焘境界高,会自省。而是到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冲动了。
南朝宋之所以挑这时候北伐,是因为以前吃过崔浩的亏。崔浩自比张良,战略谋划确实厉害,曾经以一招“退避三舍”,打的南朝宋狼狈不堪。所以,崔浩不死,南朝宋不北伐。
其实,南朝宋的目标也不大,就想要回中原,可人穷志短,要了几十年,就是要不回来。中原是刘裕留下的遗产,不要回来,太丢面子。
想当年,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之势拿下后秦,结果一转身,长安没了。一闭眼,中原没了。搞得刘裕有点死不瞑目,但还得瞑目。因为有了刘义真和刘义符这两个败家子,就算刘裕活过来都没招。这哥俩一个贪财,一个贪玩,就没把江山当回事。
碰上个不讲究的拓跋嗣,趁人家举丧的功夫,就把中原搂了去。为这事整个南朝宋都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唯独新皇帝刘义符没当回事,照玩不误。几个辅政大臣实在看不下去,私底下先商量,再去请示太后。儿子不争气,太后也没办法,含着泪点头,同意废掉皇帝。
公元424年6月,趁刘义符乘船郊游,檀道济和徐羡之带兵上船,强行把刘义符抬上岸,收了印玺,然后废为营阳王。没几天就砍了他,同时,偷偷派人去砍了刘义真。不砍不行,按顺序,得轮到刘义真接班。
可要让这家伙上台,长安那一幕还得在建康上演。先不说江山能不能保住,至少谁家有个漂亮媳妇肯定是保不住,所以刘义真必须死。处理掉这俩活宝,就派人去接刘义隆进京。因为按顺序,轮到刘义隆接班了。
刘义隆生于公元407年,遭遇跟西汉的汉文帝刘桓比较相似,就连死后给的谥号都是“文帝”。
当年,刘义隆的母亲嫁给刘裕,纯属应急凑数,不小心就有了刘义隆,但母子俩都不受待见。刘义隆3岁的时候,母亲不小心惹恼了刘裕,被逼死了,留下个不受待见的刘义隆。3岁小孩,创伤得多大,从此,刘义隆骨子里就留下了惊恐和多疑。
三叔刘道规宅心仁厚,看孩子可怜,就抱养了刘义隆。虽然刘道规没儿子,但刘道怜的儿子刘义庆过继给了刘道规,所以刘义隆没法过继,纯属抱养。
刘义庆比刘义隆大5岁,天资聪明,智慧过人。在刘道规和刘义庆的影响下,刘义隆变的知书达礼,宽仁厚重,而且特别爱学习,读了不少经史。
等到刘义隆7岁的时候,刘道规死了,刘义隆只好回到刘裕家。可刘裕常年征战,既没时间辅导,也不带他去战场磨练,所以刘义隆一直没机会接触军事。这给刘义隆留下了一个缺憾,就是不太会用兵。
虽然打仗不行,但治理的本事跟刘道规学了不少,而且有主见会决断。为了外派,刘裕还专门考核过刘义隆。
刘裕登基后,想给他安排工作,可又不放心,得考核一下,于是把他派到监狱去断案。刘义隆简审快结,三下五除二,就去交差。评分结果:满分。刘裕很满意,给了个荆州刺史。
这时刘义隆才14岁,别看年纪小,可能耐不小。上任后,按刘道规的治理办法,照猫画虎,萧规曹随。几年下来,荆州治理的有模有样,无可挑剔。
正当刘义隆这边干得起劲,朝廷突然就来个调令,要他回去当皇帝。两个活宝被砍这事刘义隆也知道,可当皇帝这事没敢想。就算想也得先弄清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谁知道回去了会不会挨刀。这帮人连皇帝都敢砍,还有什么不敢干,一群疯子。
当年的汉文帝刘恒也是这心思,一路上都提心吊胆,小心翼翼。路边穿出个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