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们去读书。
而杨凌也开始了新的研究,造玻璃!
这件事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首先是要找到合适的矿,然后还要其他一些工艺。
忙碌了这么久,杨凌终于把玻璃给造出来了,还很粗糙,不够透彻,颜色也不纯正,而且产量也有限,还要进一步提纯。
而且杨凌也在想,提纯以后,量也上不去,做什么东西能够提高利润。
他回想前世看过的书,把提纯的方法写出来然后交给手下的做。
杨凌又拿起桌上的一本册子,里面记录着五姓七望的各家生意,你们安排卢斌寒来燕州恶心我,我要是不还击也太对不起你们了。
他研究什么东西能够打击对方的生意。
无意间,杨凌看到范阳卢氏掌握了一个铜矿,而且掌握了制作铜镜的秘方,铜镜销售十分好,占据了大魏六成的铜镜市场。
没有玻璃镜,古人用的最多的是铜镜,那玩意能看清楚?
杨凌反正看不清楚,就这样铜镜还被人当做宝贝,卖的非常贵。
主要是铜贵,铜是可以铸钱的。
除了权贵用的铜镜,普通人的铜镜都是薄薄的一层铜打磨的非常亮,然后有个模糊的人影。
杨凌拿着手上的玻璃,虽然还有杂质,虽然发绿,但是如果做成镜子的话,肯定比铜镜清楚啊!
到时候小小的一枚镜子,还不是我来订价格?
镜子绝对不要大的!
这要以后偶尔出一面大镜子,价格才会居高不下。
哼,范阳卢氏敢给我塞钉子,我就干掉你的支柱产业。
就在卢斌寒辛辛苦苦为燕州教育事业努力奔波劳累的时候,杨凌在想着如何把范阳卢氏的铜镜生意给干黄!
人心不古啊!太让人寒心了!
一晃十天过去了,卢斌寒终于有了工作成效,有三十多户人愿意送孩子去读书。
也不是卢斌寒的功劳,而是这三十多户祖上都是读书人。
他们落魄了,所以一旦有读书的机会就不会放过,卢斌寒根本没有费什么口舌。
而杨凌也终于把玻璃镜给制作出来了,巴掌大的一块,颜色还发绿,可是比起铜镜来已经清楚很多了。
相信一但放到市场上绝对是天价。
杨凌把燕州认识的女性每个人送了一面镜子,包括燕国夫人。
燕国夫人收到以后爱不释手,那叫一个开心,镜子好,杨凌更好。
而李南栀拿到杨凌亲手送过来的铜镜,淡淡道:“我要一个能照全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