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洸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脸上的表情也渐渐变得严肃起来。既然李鸿章都已经戳中了自己的痛处了,自个何不顺便探探他的口风,他便在营帐中慢悠悠地踱着步子,一边像是市井里的故事先生一般,讲起了《三国志》里白帝城托孤的典故;
“昔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世人都道诸葛忠义,可是他七次北伐均未果,落得个陨落五丈原的命运。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啊。他病逝之后,蜀汉也很快就灭亡了。
要是他当初真的听了刘备所言,取而代之,以他这般的聪明才智,内拢人心,兼修儒法,外举兵事,秣兵历马,北定中原,铸成伟业,犹未可知啊。”
李鸿章的皱了皱眉,尽管他此刻的心里已经起了一些波澜了,但还是抚摸了抚胡子,笑了下说:“此谬误也,蜀汉后期羸弱,以巴蜀一州之地,何以对抗中原富庶强大之曹魏。换而言之,蜀汉灭亡的原因,也不是诸葛亮没能当上蜀中之主,皆因大势耳。
相反,蜀汉之所以能在汉昭烈帝病逝后,还能苟延残喘几十年,跟忠武侯之忠心辅佐密不可分,要是不是他以相父之位,尽鞠躬尽瘁之责,蜀中臣民焉能团结服从,边疆将士焉能为国奋战尽忠?若是趁机取而代之,怕是蜀地早就土崩瓦解、沦为陷地了。
而后面蜀汉之所以会灭亡,就是缺少了诸葛亮这样的忠臣良将啊。如今,我大清有王爷,犹如当年蜀汉有诸葛亮。何况王爷还年轻,国主皆念王爷功德,委以重任,百般袒护。
只要王爷肯尽忠,只要王爷有强兵富国、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何愁没有一展宏图、大显神通的机会。王爷,这才是正道啊。”
话说到这个份上,两个人可算是把自个内心的真实想法都给摸清了。载洸内心也清楚,李鸿章手里掌握的淮军,此刻已经成为了决定局势的一股力量了,如果不得到他的支持,自己怕是在要承担不小的风险,这让他内心的迟疑又加重了不少。
载洸也感到细思极恐,今日李鸿章到自己的地盘上说了这么多话,显然他跟京城里的那位皇太后已经提前预料到了载洸有这方面的心思,既然如此,他今日敢直接出现在载洸眼前,直接说明来意,而不怕载洸剑走偏锋,他们也肯定留有后手,即便是李鸿章此行劝说不成功,他们也会有备用方案。
如此一来,载洸事先设想的速战速决、控制朝廷后以雷霆手段稳定局面的计划,便破灭了。两边真要擦枪走火,受益的只会是日本人。
李鸿章也知道载洸是一个具有大局观、而不是一个在权力面前丧失理智的人,所以才会以礼相待,循循善诱,礼若不成,可能就真的要动兵了。
载洸还在犹豫着,这毕竟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还在脑海里飞速地盘算着其中的利弊得失。
随着两人的面具渐渐地撕开,李鸿章也见到载洸的眼睛迸发出来的杀气了,这时候,李鸿章则适时地道出了载洸的痛点,“欲速则不达,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王爷博览史书,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古往今来,多少本该能成就一番伟业的英雄人物,都因为太操之过急,而丧失了大好的前程。王爷,担心一失足成千古恨呐。”
载洸:“前程,哪里来的前程?国家跟民族的前程都被那些迂腐守旧、势利无能之人给挡住了,豺狼当道。要不把他们清除出去,前途只会是艰难险阻,黯淡无光。”
李鸿章:“王爷是站到云端俯瞰万事万物的人,但是你看看这芸芸众生,放眼整个大清,也未必能找出像王爷这般的人物来,当世之人,能认同、接受王爷您的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