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真是太巧了,恍惚间,我还以为自己在淮海呢。”
温玉珠怕挡路,往后退了两步,两人站在墙边开始说话。
“温总怎么来京城了?”
温玉珠耸了一下肩头,如实相告,“我的西餐厅在装修,我想找个西餐大厨。你也知道,淮海和京城相比,还是相对闭塞一些,传统上,也没有吃西餐的习惯。所以呢,我找遍了整个淮海,没找到合适的厨子。”
温玉珠回身扫了一眼餐厅,很无奈,“这不,只能到京城碰碰运气了。”
史燕生的眼睛突然一亮,开始毛遂自荐。
“这可真是太巧了,你看我怎么样?”
“你?”温玉珠连连摆手,“别开玩笑了。”
史燕生接下来的话,让温玉珠终于明白,他一点也没开玩笑。
他的父亲,几十年前,就在法国做外交官。他从小在法国长大,对法国的餐饮十分了解,自己也很善于烹饪。
“这个餐厅,就是我的。”
温玉珠大为震惊,这里的菜色一点中餐的影子都没有,她还以为是法国人开的餐厅呢。
没想到,竟然是史燕生的餐厅。
“其实好的大厨非常难招,如果想要稳定,不如自己培训。”
关于这点,温玉珠感同身受。
她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能遇上黄师傅那么好的大厨。大厨的普遍规律就是流动,
黄师傅被人挖角过几次,他都坚定的留在了淮客楼。
“我也想培训啊,可是我是的主业是中餐,西餐虽说硬着头皮也能上,但终究还是会带着中餐的影子。不正宗啊。”
史燕生打量温玉珠,“我可以帮你。”
温玉珠觉得这个很神秘,并不想和他牵扯太多。
“我哪敢麻烦史总啊,我会继续找的,总是能找到的。”
史燕生勾了勾嘴角,“我不忙。”
温玉珠尴尬的要死,还是强装镇定,打趣道,“不忙也贵啊,史总你就别拿我开玩笑了,我哪请的起您啊?”
史燕生还是笑了笑,歪着头,“我不要钱。”
“……”
对于史燕生这个人,温玉珠不愿意接触过多。
她指着天空,扯开话题,
“对了史总,就快过中秋节了吧?你们餐厅会不会出月饼呢?”
史燕生眉头抽动了一下,随即笑了,“温总,我们这家是法餐厅。”
“哎呀,看我这记性。”
温玉珠和史燕生尬聊了一会,她忙着找借口走了。
看着温玉珠的背影,史燕生的嘴角,泄出意味深长的笑意。
接下来的几天,温玉珠还是在餐厅试吃。可是无论怎么吃,她都再也品尝不到史燕生餐厅的味道了。
她躺在床上,反复琢磨史燕生的话。他说得对,大厨自己培养,还是稳当。
算了,求人不如求己。
她决定买几本书,自己研究西餐,自己培养西餐大厨。
难,是很难。
想想后世,华国的经济体量远超他国,堪称经济奇迹,不也是从一穷二白干起来的。更何况自己这点事呢,好好研究,总会有突破的。
拿定主意,当天,她就打电话到饭店前台,让他们帮忙订一张回淮海的火车票。
第三天一早,温玉珠就回到了淮海。
她刚推开小院的门,把正在拔葱的李梅吓了一跳。
她扶着心口,一看是女儿回来了,她松了一口气,“你咋不提前说一声呢,我还以为有坏人呢!”
温玉珠笑了笑,把京城特产放在石桌上,“妈,尝尝吧,京城的特产。”
李梅直摇头,看着果脯她就头疼。
“我就不爱吃这些齁甜的东西,难受着呢。”
她把小葱泡在水里,突然想一来一件事。李梅在围裙上蹭了蹭水,在兜里掏出一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