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眼里,真正值得去争取的资源,是富庶的城镇,繁荣的商贸中心,还有那些个适宜农耕的肥沃土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唐是不太在意,东边那些个烂地的,之所以还占着这些地盘,无非就是要慢慢的把当地的人口,给移到欧洲,把当地的资源,财富,给转移走罢了。
既然打算抛弃这片土地了,大唐也就不想,在当地,维持太多的驻军了。
毕竟,在专心开拓欧洲的情况下,在东方继续的维持太多的军事实力,可不是一个好的决定。
此刻,只听见李岩,朝李来福说道。
“陛下,我朝为了防御准噶尔汗国,可是常年有三万余士兵,驻守边疆。”
“我朝总共才多少兵马了?”
“三万兵马,倘若能够匀到别处去……”
“这个……”
李来福挑了挑眉。
这倒是。
大唐的军事实力,在这搁着呢。
大唐总共才二十万府兵,在征服东欧后,又有了几万蒙古伪军。
但也就是二十来万的军事力量。
但这架不住大唐的疆域广大啊。
大唐可是一个,在疆域上不逊色于大明朝的庞然大物。
在世界领土上,排名第二,领土面积,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呢。
这么广袤的领土,哪怕是烂地,需要的驻军也不少。
而且大唐的特殊军制,也就是府兵制度,使得大唐并不能够将二十多万军队给动员起来。
除非是关系到国运的生死一战。
否则,大唐最多也就是动员起来十万的常备军。
再多,就有点不太现实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入主西域后,大唐屡次征战,军队规模都局限在数万人的原因。
因为再多的兵力。
就不是以大唐的国力,府兵,能够调遣起来了。
也就是,一路向西之时,大唐遇到的敌人,都是菜鸡。
譬如说,准噶尔汗国,布哈拉汗国,还有不怎么强的莫卧儿帝国,以及面那个罗刹国,土尔扈特部之类的。
这些国家实际上都不是太强,最强的莫卧儿帝国,也因为大明朝的对大唐的支持,而被罗虎一战击败。
在这样的情况下。
大唐靠着数万人的军队,组成的野战军团,就能够在战场上,任意的纵横驰骋。
征战四方了。
不过,大唐的高层也都能够看出来。
这样的虐菜仗,很快就会结束了。
接下来,大唐要面对的敌人,可不是区区的几万人,能够料理的。
为什么当下大唐,要在东欧保持守势,与三国同盟商量,在几年内不发起进攻?
就是因为,大唐上下都清楚,兵力不够。
二十万府兵,分布在广袤的领土上,还有要几年内,将家搬迁到东欧,然后安下来。
靠着上番的十万府兵。
在东欧撑死也就是集中五万人马。
五万人马,即便是能够打下地盘,也守不住啊。
何况,他们连罗刹国当地,也没彻底的消化掉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今,与准噶尔汗国,缓和关系,一下子就能够为大唐,解放出来三万人的精兵悍卒。
这如何不让,李岩重视?
这也是为何,葛尔丹能够轻松的觐见天子,出现在朝堂上的原因。
此刻,只听李岩道。
“与准噶尔汗国,秘密达成和约,我们便可以,省出数万的兵力了。”
“这几万人的兵力,用在他处,岂不美哉?”
“这……”
李来福犹豫了下,诚然,李岩所说,是颇有道理的。
他思考了一下后道。
“丞相,可万一准噶尔汗国,在和约缔结后,偷袭我国呢?”
“哼哼。”